陈旧性会阴裂伤
会阴部经受过度伸展或压力后引起的裂伤,如未及时发现及修补或修补后愈合不佳,以致留下伤痕,称为陈旧性会阴裂伤。除少数为意外损伤外,多数因分娩损伤所致。初产妇急产、巨大胎儿等使会阴部急剧地过度伸展,易致裂伤; 会阴体过长或会阴病变使组织脆弱、水肿,不能均衡地使产道扩张的胎势、胎位如面位、枕后位、臀位等,耻骨弓狭窄使出口平面的前部三角不能利用而向后压迫,造成肛提肌及会阴过度伸展,产钳助产,臀位牵引手术未按常规操作,正常分娩接产不当等,都会引起会阴撕裂。
按其损伤程度,会阴裂伤可分为三度:
❶第一度裂伤,指会阴部皮肤、阴唇系带、前庭粘膜有撕裂,但未累及肌层。
❷第二度裂伤,指裂伤深达盆底肌层和筋膜,如球海绵体肌,深浅会阴横肌,泌尿生殖膈膜,肛提肌,但肛门括约肌仍保持完整。此类裂伤多伴有一侧或双侧阴道侧沟的裂伤。有时会阴裂伤虽只表现在皮肤、粘膜、却具有盆底肌肉松弛征象,称为隐性裂伤。第一、二度裂伤也称为部分性或不完全性会阴裂伤。
❸第三度裂伤也称为完全性会阴裂伤,指肛门括约肌被撕裂,或同时有直肠前壁撕裂。
陈旧性会阴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裂伤的程度。第一、二度裂伤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才发现会阴部较松弛,局部有瘢痕组织。有时可发现会阴体消失,阴道口哆开,肛提肌间角张力减低或消失,盆底失去支持力,以致阴道后壁膨出。第三度裂伤限于肛门括约肌者,患者排稀便失禁,不能控制肛门排气,但如瘢痕组织可代偿部份括约功能时,则症状不明显。肛诊时,肛门括约感消失,肛门两侧可见撕裂的括约肌断端回缩凹陷瘢痕。裂伤达肛管直肠前壁者,可见直肠粘膜外翻,充血、水肿、大便失禁,外阴及阴道口因被大便污染,常伴有外阴炎症、溃疡等,致使患者精神郁闷,十分痛苦。
加强围产期保健,普及科学接生,提高接产技术,接产时注意保护会阴,必要时作会阴切开,是防止会阴裂伤的有效办法。分娩过程中一旦发现会阴裂伤,应及时正确地修补,并预防感染,是防止陈旧性会阴裂伤的主要途径。
单纯第一、二度陈旧性会阴裂伤很少需要治疗,但若伴有阴道膨出、子宫脱垂者,手术治疗时应同时修补之。第三度裂伤应行手术修补。手术原则是按照解剖层次,顺序进行细致的缝合,以恢复接近健全的肛门和会阴。
对第三度会阴裂伤需要手术修补的直肠、肛门括约肌、肛提肌,重建会阴体,才能控制大便。术前3~4天嘱患者行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1~2次,每晚灌肠一次,同时口服磺胺胍、琥珀磺胺噻唑、链霉素、卡那霉素或新霉素等药物,控制肠道细菌。手术前三天起进少渣饮食,手术前一天进流汁饮食。手术前晚或手术当天清洁灌肠。
术时可选用针麻、阴部神经阻滞或骶管麻醉。
常做的手术方法有:
❶瓣片法: 在阴道后壁作—倒V形切口,双侧达三度撕裂两侧肛门括约肌断裂所致的粘膜凹陷处,然后用刀将阴道粘膜由上而下逐渐和阴道直肠筋膜分开,直达三度撕裂边线,找出肛门括约肌断端并在翻下的粘膜前以7号丝线或1号铬制肠线8字缝合,然后以肠线间断缝合阴道粘膜至阴道口,最后缝合肛提肌和括约肌前筋膜及皮肤。翻转的阴道粘膜瓣片缝合后成为直肠粘膜的一部分,向肛门外伸出的多余粘膜尖端不需切除,将来自然回缩。在游离阴道粘膜翻转成瓣片时,需注意勿伤直肠和阴道粘膜,也勿切开阴道和直肠连接处; 在缝合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时,勿使张力过大,一般成功率较高。主要适用于撕裂宽度大但不太深的病例。
❷分层法: 切开阴道和直肠连接的边缘,游离阴道和下面的筋膜,向上约3~4cm,达括约肌断端所致的粘膜凹陷处,从中剪去阴道粘膜三角形一块,从两边找出括约肌断端,然后修剪直肠粘膜边线并用0号肠线缝合直肠粘膜,用7号丝线或1号铬制肠线8字缝合括约肌断端和肛提肌边线。最后缝合阴道粘膜至阴道口,再用细丝线缝合筋膜和皮肤。主要适用于撕裂深但不太宽的病例。如在缝合括约肌时感觉张力太大,可在肛门5~6点处切断括约肌减少张力以提高成功率。
手术后要保持局部清洁,每天换药一次,暴露伤口。进少渣饮食3~5天,术后无需用药控制大便,如手术后5天仍未排便,可服缓泻剂如液体石蜡油30ml或通舒片1~2片等。手术后5~7天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