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千武1922—2012
诗人。原名陈武雄,笔名恒夫。南投人。早年毕业于台中市一中。日据时期曾被日军运往南洋充当“特别志愿兵”。台湾光复后曾任台中市文化中心主任、台中博物馆馆长。1938年开始用日文写诗,台湾光复后改用中文写诗和小说。他的诗兼有批判的现实主义基调,又杂糅一些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的技巧,富有浪漫色彩。1964年4月在《笠》诗刊中撰文提出写诗的主张:诗不能“导诱人于颓废”,诗人应有“反叛的精神,拯救善良的意志与美”,“认识自我,探求人存在的意义”,“发挥知性的主观的精神,不断地以新的观念批判自己,并注意及净化自然流露的情绪”,才能“获得现代诗的性格”。著有诗集《彷徨的草苗》《花的诗集》《密林诗抄》《不眠的眼》《野鹿》,诗论集《现代诗浅说》,小说集《猎女犯》等。另有译著《日本现代诗选》《现代诗的探求》(日译中)、《华丽岛的诗集》《台湾现代诗集》(中译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