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海1935年生,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论著有《唐诗学引论》、《严羽和沧浪诗话》、《李商隐诗选注》等。 陈伯海的《唐诗学引论》分为《正本》、《清源》、《别流》、《辨体》、《学术史》和《余论》六篇。他对唐诗的特质(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渊源(社会、思想、文学传统),流变(前、中、后三期),体式(古风、律、绝)及唐诗学科建设史,作了翔实的考察。 陈伯海的《李商隐诗选注》,选入李商隐各体诗歌代表作六十余首。他认为“李商隐是唐代才华卓异的诗人,”他的诗篇“饶有艺术魅力”,是古典文学百花苑中“馨香别具的奇葩”,他指出:李商隐的政治诗“反映面广,开掘有一定深度”,“表现出不寻常的胆识”;寓言诗“对朋党相争给予尖锐讽刺”;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无题诗是“独具一格的创造”;抒情咏物名篇,“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社会衰败的面影”,其浓重的感伤气息,却难免给人带来某种不健康的影响。陈伯海认为,李商隐的诗歌“善于言情”,但较少“直抒胸臆”,而致力于“婉曲见意”。表达的婉曲见意,同被表达的“深情绵邈”相结合,做到“寄托深而措辞婉”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