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肢的筋膜
附肢的筋膜包括浅筋膜与深筋膜,发育都较明显,包被上肢与下肢,在附肢与躯干接连处,浅、深筋膜都与躯干筋膜的相应层次互相移行。
浅筋膜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脂肪,位于皮下,其厚、薄、松、紧,决定于它所在部位的功能要求,皮肤移动幅度大的区域筋膜松,反之则紧;脂肪含量大的区域筋膜厚,反之则薄。浅筋膜内含皮神经、浅血管和淋巴管。在一定部位,浅筋膜内常出现皮下滑膜囊,如: 上肢的鹰嘴皮下囊,下肢的转子皮下囊、髌皮下囊和踝皮下囊。它们都位于骨突与皮肤之间,起减少二者之间摩擦的作用。浅筋膜在一定部位,质地紧密并与皮肤和深筋膜(甚至骨膜)紧密相连成为一体,起固定皮肤、方便功能的作用,如指肚、指横纹、掌横纹、手掌、足底等处。
深筋膜 附肢的深筋膜是包被上肢和下的致密结缔组织结构。它与浅筋膜的联系情况、本身的厚薄和坚韧程度都因区而异。深筋膜遇到表浅的骨突、骨面时,都与其骨膜融合,亦与表浅的韧带融合,如尺骨后缘,股骨内侧、外侧髁,胫骨前面,腹股沟韧带等处。深筋膜往往出现局部增厚,并有一定的附着处,构成支持带,如腕屈肌支持带和腓骨肌支持带。从深筋膜深面发出的筋膜隔,潜入肌群之间附着于骨,成为肌间隔,分隔功能不同的肌群;骨与肌间隔即构成骨筋膜格。格内的肌常有同样的神经支配与血管供给; 格内的炎症亦往往不易向外扩散。每个肌的外面都有筋膜包裹,或强或弱,它们都是深筋膜的一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与深筋膜续连。筋膜有时为肌提供起止处,如冈上肌起自深筋膜、阔筋膜张肌附于髂胫束。这样,深筋膜和肌间隔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筋膜系统。筋膜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存在,该处即成为潜在腔隙,称为筋膜间隙; 此处的炎症往往容易扩散。出入于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常沿筋膜走行,有时疏松结缔组织凝聚为神经血管鞘。
上肢的深筋膜
❶在肩部与肩胛冈和肩峰表面的骨膜融合;覆盖冈上、下等肌处的筋膜常供肌起。
❷在臂部发出内侧、外侧肌间隔,向深处附着于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及内侧髁上嵴与外侧髁上嵴;分隔臂肌的前群与后群,并为肌提供起处。
❸在前臂,固有筋膜附于尺骨鹰嘴及体后缘的全长,与骨膜及尺侧腕屈、伸肌起端的腱膜相互移行; 向各肌群之间发出较薄弱的肌间隔; 在下分后面增厚,附着于尺、桡骨下端背面形成数个伸肌支持带,容拇指长展肌、伸肌、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及桡侧腕短、长伸肌的腱通过。
❹在手,腕前面的深筋膜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与腕骨之间构成腕管,容入手的长腱及出入手的血管、正中神经等通过。掌长肌腱没入屈肌支持带,并向掌心延续为掌腱膜,掌腱膜也是深筋膜的一部分,它向远侧分条进入各指,构成指的腱纤维鞘;其两侧缘向后及两侧发出筋膜包裹手的外侧肌群与内侧肌群,附于掌骨。拇收肌前面与后面的筋膜都属于深筋膜,这样就把手掌前面分为几个筋膜格。在各指肚处,浅、深筋膜与骨膜融为一体,构成有弹性的结缔组织厚垫。手掌的深筋膜借致密浅筋膜紧连于皮肤,方便握持。但掌部水肿,就很难表现于掌面皮肤,而是容易表现为手背的肿胀。手背的深筋膜薄弱,覆被手背面的长肌腱。它与覆盖掌骨和骨间背侧肌的筋膜之间,存在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填塞的潜在间隙。
下肢的深筋膜 一般比上肢的厚而坚强。
❶在髂部覆盖髂腰肌的称为髂筋膜,向上延覆盖腰大肌、腰方肌,并附于膈的腰肋内侧弓、腰肋外侧弓;向内侧附于腰椎体侧面及腰椎间盘;向外侧附于髂嵴内唇全长;向下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包裹髂腰肌直达肌的止处。因此,腰椎或髂腰肌若有炎症,可沿筋膜深面向下扩散,脓液亦可积聚于髂腰肌止端成为“包块”。
❷臀筋膜不很发达,但覆盖臀中肌部分则比较坚韧,供肌起。臀筋膜覆盖臀大肌,并与臀大肌肌束膜联系紧密。向上附着于髂嵴; 向下与阔筋膜相连;向后至骶结节韧带。
❸大腿深筋膜称为阔筋膜,包绕在大腿肌表面。向上附于髂嵴、骶骨、尾骨、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与臀筋膜相延续; 向下附着于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及膝关节周围韧带,同小腿筋膜与腘筋膜相延续。其外侧部分别加厚形成髂胫束。髂胫束向上直到髂嵴外唇的前1/3,向下与髌外侧支持带汇合附于胫骨外侧髁。臀大肌及阔筋膜张肌附着于髂胫束。大腿筋膜向深面发出外侧肌间隔、内侧肌间隔及后肌间隔,分隔大腿前群与后群、前群与内侧群、内侧群与后群的肌,并附于股骨粗线。内外侧肌间隔较发达,但三个肌间隔的上分都不明显。隐静脉裂孔位于阔筋膜上内侧分,其中心约在耻骨结节外下方4cm处,是阔筋膜的一个缺口。阔筋膜在裂孔处分为深、浅两层。浅层延向内上附于腹股沟韧带;深层趋向后外覆盖耻骨肌及髂腰肌;两层之间夹有股鞘及其内容。裂孔由与阔筋膜同一层次的筛状筋膜封闭,一些小血管、淋巴管和大隐静脉通过筛状筋膜出入此裂孔。
❹在小腿,深筋膜上续阔筋膜,并与胫、腓骨末被肌覆盖部分的骨膜融合。筋膜向深处发出肌间隔至腓骨前缘及后缘。腓骨前肌间隔,位于腓骨肌与趾长伸肌之间;腓骨后肌间隔位于腓骨肌与𧿹长屈肌之间, 因此小腿被肌间隔分成三个骨筋膜腔隙,前骨筋膜腔隙内有小腿前群肌,外侧骨筋膜腔隙内有小腿外侧群肌,后骨筋膜腔隙内有小腿后群肌,后群肌被一冠状位的肌间隔分为浅深二组。小腿筋膜在下端加厚,紧紧包绕小腿踝部,形成约束长肌腱的支持带: 伸肌支持带,位于胫骨与腓骨下端的前面;屈肌支持带,附着于内踝与跟骨;腓骨肌支持带,位于外踝下方,外踝与跟骨之间和跟骨外侧面;伸肌下支持带,位于踝关节的前方及足背,呈丫形,外侧附着于跟骨外侧,内侧附着于内踝上方及下方。
❺在足,筋膜分为足背筋膜和足底筋膜。它们的结构、配布形式和形成的结构,与手部深筋膜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