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丸❶《济生方》卷四方。 ❶木香、槟榔各半两,胡椒、阿魏(用醋化开)各二钱半。为细末,用阿魏膏并粟米饭杵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生姜皮煎汤送下。治气积,肉积,脘腹胀满作疼,或引胁肋疼痛,或疼连背膂,不思饮食。 ❷阿魏(酒浸化)、官桂、炮莪术、炒麦芽、炒神曲、青皮、炒莱菔子、白术、炮姜各半两,百草霜三钱,巴豆(去壳、油)三至七个。为细末,薄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面食伤用面汤送下,生果伤用麝香煎药送下。治脾胃素弱,伤食停滞中焦而致的腹胀疼痛,呕吐不欲食,大便或利或秘者。 ❷《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七号晋象方。延胡索、苏木、五灵脂、天仙子各一两,莪术、陈皮、枳实、三棱、厚朴、槟榔、姜黄各七钱,乌药五钱,降香、沉香各三钱,阿魏二钱,香附四钱,莱菔子一两。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砂仁煎汤稍冷送下。治食积壅阻痧毒,气滞血凝,疼痛难忍,头面黑色,手足俱肿,胸腹胀闷。 阿魏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组方药物】 木香(不见火) 槟榔各15克 胡椒 阿魏(用醋化开,旋入)各7.5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不拘时候,用生姜、橘皮汤送下。 【适应病证】 气积、肉积,心腹臌满,结块疼痛。或引胁肋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者。
阿魏丸 《丹溪心法》卷三【组方药物】 连翘30克 山楂60克 黄连36克 阿魏60克(醋煮作糊) 【制剂用法】 上药4味,先将前3味为末,醋煮阿魏糊作丸。每服30丸,用白汤送下。脾虚者,须以补脾药佐之,切不可独用。 【适应病证】 肉积。
阿魏丸 《丹溪心法》卷三【组方药物】 山楂 南星(皂角水浸) 半夏(皂角水浸) 麦芽(炒) 神曲(炒) 黄连各30克 连翘 阿魏(醋浸) 栝楼 贝母各15克 风化硝 石碱 萝卜子(蒸) 胡黄连各7.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为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适应病证】 诸般积聚,癜瘕、痞块。
阿魏丸 《结核辅生疗法》【组方药物】 阿魏30克 雄黄9克 黄蜡42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先将阿魏切细,与黄蜡同烊,加雄黄细末,入石臼内捣极匀,捻为丸。每服5~6丸,1日2~3次。 【适应病证】 诸种肠病,如乙状结肠炎、慢性肠炎、肠痨、痢疾、慢性阑尾炎;兼治疟疾。 【加减应用】 治疟疾,宜加草果;治原虫痢,宜加鸦胆子。 【临床验证】 曾治结肠炎、慢性阑尾炎、肠痨多例,均愈。又治胃痛亦效。 阿魏丸 阿魏丸本方出自《医学纲目》卷二十五。方由山楂、南星(皂角水浸)、半夏(同南星浸)、麦芽、神曲、黄连各一两,连翘、阿魏(醋浸)、瓜蒌、贝母各半两,风化硝、石碱、胡黄连、白芥子各二钱半,萝卜子(蒸)一两组成。上药为丸,姜汁浸,炊饼为丸。功能消积化滞,散结清热。主治诸积滞日久,腹中痞结,胀满疼痛,不思饮食,苔黄腻者。 本方所治证属积滞日久,郁而化热,腹中积聚成块,气机受阻,中气失运所致。故当以消积滞,散结清热立法。方中阿魏苦辛温,功专消积散痞,正如《本草经疏》所说:“阿魏辛则走而不守,温则通而能行,故能消积,利诸窍,除秽恶也”;石碱(即花碱)、风化硝磨积散聚消痰;南星、半夏、白芥子辛温、辛散、温行,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瓜蒌、贝母化痰润燥;山楂、神曲、麦芽、萝卜子消食和胃,导滞行瘀;积滞日久易于化热,故又用苦寒的黄连、胡黄连、连翘清热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消积化滞,消食和胃,清热散结之功。本方功专消积化滞,去诸积滞之力颇强。若体虚脾弱者,则须攻补兼施,佐以益气补中药物。切不可独用,以防虚虚之戒。孕妇亦当忌用。 阿魏丸(《济生方》卷四) 木香(不见火)、槟榔各半两,胡椒、阿魏(醋化开)各二钱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时候,生姜橘皮汤下。功能消积、行气、止痛。主治气积、肉积,心腹臌满,结块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者。 阿魏丸(《济生方》卷四) 阿魏(酒浸化)、官桂(不见火)、蓬术(炮)、麦芽(炒)、神曲(炒)、青皮(去白)、莱菔子(炒)、白术各半两,百草霜三钱,巴豆(去壳、油)三、七个,干姜(炮)半两。为末和匀,用薄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姜汤送下。功能消食化积,祛寒理气。主治脾寒胃弱,伤肉面食,积滞不化,脘腹胀满疼痛,呕恶不食,大便失常等。 阿魏丸(《丹溪心法》卷三) 连翘一两,山楂二两,黄连一两二钱,阿魏(醋煮)二两。为细末,醋煮阿魏作糊丸,每服三十丸,白汤下。功能消积,清热。主治肉食积滞,积而化热,消化不良者。 ☚ 三棱煎丸 涌吐剂 ☛ 00004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