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阿月渾子 阿月渾子 āyuèhúnzǐ 亦稱“胡榛子”、“無名子”。漆樹科,落葉小喬木。葉互生,羽狀復葉,奇數,卵狀,全緣,革質。花雌雄異株,褐緑色,圓錐形排列,春季開放。核果卵圓,有皺紋,淡紅或淡黄色。子淡緑,味佳,供食用,亦可榨油。我國新疆等地有栽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阿月渾子》:“〔釋名〕胡榛子、無名子。”又“〔集解〕藏器曰:阿月潭子生西國諸蕃,與胡榛子同橱,一歲胡榛子,二歲阿月渾子也。珣曰:案徐表《南州記》云:無名木生嶺南山谷,其實狀若榛子,號無名子,波斯家呼爲阿月渾子也。” 阿月浑子pistachis漆树科黄连木属, 多年生落叶果树, 小乔木。学名Pistacia vera L.。 起源与分布 阿月浑子野生种起源中亚和西亚山区,现仍有大片野生树林。西亚栽培最早, 有3 500年,中亚栽培有2 000年,欧洲栽培最早为意大利,有1 500年。其后扩展到希腊、法国、黎巴嫩、巴基斯坦、突尼斯、美国等。现在世界主产国有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希腊、叙利亚等国。 中国唐代阿月浑子已由波斯(伊朗)引入, 栽培有1 300年左右。《本草拾遗》记:“阿月浑子味温涩无毒,主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中国新疆喀什地区有栽培。 特征与特性 树高3~6米。树姿开张, 冠径3~6米。树皮暗灰色, 粗糙。小枝光滑, 红褐色。奇数羽状复叶, 有3~5小叶; 小叶卵圆形,长5~10厘米,叶厚, 全缘, 无毛。花单性, 雌雄异株: 无花瓣, 侧生圆锥花序; 雄花有1~2萼片, 3~5雄蕊; 雌花有2~5萼片和1胚珠的子房, 花柱短3裂。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0.8~2厘米, 带红色, 有皱纹, 壳硬而平滑。种子淡绿色或乳黄色, 含油多, 为供食用部分。 根系发达, 主根深入土层4米以下, 水平根常超过树冠。有明显主干, 无中央领导干, 干上开心, 分主枝、侧枝和结果枝。寿命长,在伊朗有长达700年的大树, 结果可持续350~400年。生长发育慢, 实生苗8~10年, 嫁接苗3~4年开始结果。顶芽延长生长,顶侧芽形成结果枝,果枝交替隔年结果, 大小年极显著。 在新疆喀什, 4月上旬萌芽, 4月中旬开花, 8月果实成熟, 早熟品种需110天左右, 晚熟的需130天左右。生育期180~210天左右。 阿月浑子是干旱亚热带树种, 抗旱耐热, 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 空气相对湿度50%的地带能良好生长。生长季要求平均温度24~26℃, 能忍耐43.8℃的高温。冬季可忍耐—30℃低温,地中海类群耐寒性弱,—9℃就发生冻害。适应性强, 喜光,适生于海拔600~1200米的阳坡山地, 在深厚石灰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长良好, 但也适应浅层栗色土、砾石上的瘠薄山地及黄粘土、盐渍土沙砾质半荒漠地带。根系不耐潮湿, 怕积水, 耐0.2%的土壤盐碱。 主要类型 黄连木属约有30种,中国原产2种,即黄连木(P.chinensis Bge.)和清香木(P.weinmanni-folia Poiss.), 可试作阿月浑子砧木。果实供食用的仅阿月浑子1种。新疆阿月浑子主要有2个类型: ❶圆果型。早熟。坚果短, 近圆形, 乳白色, 先端钝扁, 表面光滑, 平均重0.56克, 平均长1.85厘米, 宽0.98厘米,厚0.79厘米,壳厚0.07厘米;出仁率49.1%,仁平均重0.26克,含油量54.5%。 ❷长果型。晚熟。坚果长椭圆形,乳白色,先端钝, 表面光滑, 平均重0.76克, 平均长2.35厘米, 宽1.06厘米, 厚0.95厘米, 壳厚0.09厘米: 出仁率52.7%, 仁平均重0.38克, 含油量56.4%。 栽培技术要点 阿月浑子移栽不易成活, 采用直播种植, 或用营养钵育苗栽植。播前种子需浸种及层积处理,处理温度为4℃, 需6个星期。播种园深翻平整后筑垄, 垄距4~5米, 垅高30厘米左右, 在垄坡挖穴播种, 穴距3米, 每穴播2~3粒, 覆土5厘米。生长期注意灌水、除草、秋施基肥。阿月浑子可嫁接繁殖, 砧木除用黄连木和清香木外,可用大西洋黄连木(P. atlantica Dest.) 和笃薅香(P. terebinthus L.),较抗线虫, 而本砧不抗线虫。 需合理配置雌雄树, 合适比例为10:1, 进入开花结实按比例将多余雄株嫁接换成雌株。嫁接方法有两种, 春季进行插皮枝接,夏季进行T字形芽接。 阿月浑子从苗期抽生许多侧枝, 横向伸长形成低树丛。整形从幼树开始, 选主干周围不同方向的枝条作主枝, 短剪细枝、弯枝, 填补主枝间空隙。盛果期进行回缩修剪; 结实衰弱期交替更新修剪, 逐渐萌生新主枝, 恢复结实力。 经济价值 阿月浑子种仁含油54~68%, 而且其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碳水化合物9~13%, 蛋白质20~25%, 无机盐2.5~3.3%,维生素A、B等。仁可鲜食、炒食、糖渍, 也是制作糕点及清凉饮料的上等配料。果皮、种仁可入药。树干钻孔可取脂制漆。叶上虫瘿含没食子酸可提取单宁和染料。 阿月浑子common pistachePistacia vera L .,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小乔木。2n=30。原产中亚。为栽培历史古老的坚果类果树。主产伊朗、土耳其等。中国新疆有少量栽培。高4~7 m。雌雄异株。腋生圆锥花序,无花瓣。果为干燥的核果,卵形或长圆形,长0.8~2 cm,带红色,有皱纹,壳坚而平滑,常瓣裂。食用部分为种仁,淡绿色或乳黄色,风味佳。出仁率40%~50%。8~10月成熟,供作食品工业原料或榨油。嫁接苗3~4年开始结果,寿命很长。适生于半沙漠温暖地方。 
阿月浑子 阿月浑子❶原产中东,约1300年前传入新疆。近年来种植面积约有30多公顷。单果重0.7—1.5克,含脂肪、蛋白质、糖、矿物质、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果皮、叶片和木材中含有单宁。 ❷乔木,高可达10米。单数羽状复叶,簇生于嫩枝上,卵形。花褐绿色。果卵形或长圆形,黄红色。喀什有栽培。具有温肾壮阳、健脾止泻的功能。药用果仁。主治腰腿酸软、阳痿、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痢疾腹泻等病症。 阿月浑子 阿月浑子中国古籍所见西域物产。《本草纲目》卷30引陈藏器曰: “阿月浑子生西国诸番,与胡榛子同树。一岁胡榛子,二岁阿月浑子也。(李)珣曰: 按徐表《南州记》云,无名木生岭南山谷。其实状若榛子,号无名子。波斯家呼为阿月浑子也。”和斯辉《忽必烈饮膳正要》称之曰必思答,为新波斯语pista之译音。必思答树流出之汁,阿拉伯人称之曰mastaki。《饮膳正要》译曰马思答吉。《明一统志》卷89记,撒马尔罕产苾思檀,叶似山茶,果似银杏。当代英文称pistachio。阿月浑为古代索格底亚那及呼罗珊两地特产。波斯人自古即以阿月浑子为食品。 ☚ 芭榄 必思答 ☛ 阿月浑子 阿月浑子产于疏附。阿月浑子属干果和木本油料作物,可食部分为坚果的种仁,含脂肪,蛋白质,是高营养成分的干果珍品。不仅可生食种仁,还可烤炸、盐腌和制作高级糕点和糖果。树体能产生树脂,用于油漆工业。干果另有药用价值,可用于内外伤止血、皮肤发痒、妇科病和治诸痢冷气、补气壮身。其树形美观,极少病虫,可绿化庭院。 ☚ 噶尔葡萄 无花果 ☛ 阿月浑子ā yuè hún zǐ《本草纲目》果部第30卷阿月浑子(9)。药名。 【基原】为漆树科植物无名木(徐表《南州记》)Pistacia vera L.的果实。 【别名】阿月浑子(《本草拾遗》)。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温,涩,无毒。” 【功用主治】温肾,暖脾。治肾虚腰冷,阳痿,脾虚冷痢。 ❶《本草拾遗》:“主诸痢,去冷气,令入肥健。” ❷《海药本草》:“主腰冷,阴肾虚弱,得木香、山茱萸良。” ❸《纲目拾遗》:“止痢,暖肾,开胃,除肠秽积;得木香、山萸能兴阳。” 阿月浑子 阿月浑子阿月浑子,又名开心果。维吾尔药物名皮斯台,别名普斯土克。为漆树科植物阿月浑子Pistacid veraL.的果实种仁。我国新疆南部均有栽培,国外原苏联中亚各国、伊朗、阿富汗及地中海沿岸亦有分布。 本品呈卵形或广卵形,稍扁,长1.3—2.2cm,宽约1cm,棕黄色至紫红色,先端尖,基部截形,有果柄残痕,有纵行略扭曲的棱条纹和断续的点状突起,果皮易开裂;果核长1.2—2cm,卵圆形或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有果柄痕,光滑,灰白色,果壳厚约1 mm;种子表皮呈灰棕色或带紫红,于靠果柄处有一长方形瘢痕,痕长约3 mm,内部绿色至淡绿色。气微,味微甜香。 本品性湿热。功能生湿生热,祛寒补脑,增强记忆,强心,温肾壮阳,填精肥体,降逆止吐,止痢止泻,止咳平喘等。主治干寒性或黑胆质性脑、心疾病,如干性脑虚、记忆下降、健忘、心虚,寒性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身瘦体弱、恶心呕吐、痢疾腹泻、咳嗽气喘等。本品用量过多,可影响消化功能,并引起丹毒。影响消化功能时需配杏干,防止引起丹毒,需配葡萄醋、酸石榴、洋李、杏干。若本品缺货,可代用巴旦杏仁、核桃仁、笃耨香子。本品可入蜜膏、散剂、糖浆、汤剂、洗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果实和种子含蛋白质、脂肪油。种子含脂肪油43%—65%、氮1.8%—2.2%、糖类3%—9.6%、纤维素2%—4%、灰分2%—3%,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B1、B2、烟酸等。叶含鞣酸8%—15%、果瘿含鞣酸30%—40%。 ☚ 沉香 胡桃仁 ☛ 00025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