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尔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尔泰旧行政区名。两汉时属匈奴地,三国属鲜卑,北魏先后属高车和柔然,后魏至唐属突厥,南宋时为乃蛮地,明属蒙古车臣汗部,清初为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绰罗斯游牧地。元作阿勒台。清光绪末设阿尔泰办事大臣,住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阿尔泰乌梁海、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三部。辛亥革命后改设办事长官,直隶中央政府管辖。辖境相当于今新疆阿勒泰地区。1919年改置阿山道,归并新疆省。今为新疆阿勒泰地区。 阿尔泰?—1773清中期官吏。满族,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年间,任宗人府笔帖式。乾隆中,任山东巡抚七年,治水利有绩,擢四川总督,加太子太保。三十一年(1766年),金川土司郎卡掠丹坝、巴旺,策“以番攻番”,令附近诸土司攻之。三十五年,小金川头人僧格桑掠鄂克什,令还侵地,不久授武英殿大学士。明年,大小金川头人攻近旁土司。因反对对金川出兵而夺大学士、总督职。三十七年,以督饷不力,被逮问,又被劾脏私。三十八年,责令自尽。 阿尔泰?—1773姓伊尔根觉罗氏。正黄旗满洲人。笔帖式出身。乾隆初授兵部员外郎,屡迁至山东巡抚。任内疏浚河流以利灌溉农田,提倡利用荒山种树养蚕。二十八年(1763),擢四川总督,以成都为中心,修筑交通道路,北达广元,西到松潘,东抵夔州; 水道自万县入湖北境内,共凿治险滩100余处,蜀道难通之局面大为改善。三十五年,升武英殿大学士留总督任,次年,金川土司叛乱,力主抚慰,触犯乾隆帝旨意,革职。三十七年,以散秩大臣办理军需,旋因供粮不继被逮捕,又查出为北京天坛采购楠木心怀怨望事,逼令自杀。 阿尔泰?~1773清中期官吏。满族。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后因反对对金川出兵而夺大学士、总督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以督饷不力,被逮问,又被劾赃私。三十八年,责令自尽。 阿尔泰❶(?—1675)清朝将领。汉军正红旗人。世居开原、铁岭。父郎赛本姓刘,天命年间归后金。崇德七年(1642),隶正红旗汉军,为固山额真。以父荫恩授吏部员外郎。顺治七年(1650),升郎中。十二年(1655),袭父佐领,升参领。康熙三年(1664),擢湖广辰常镇总兵官。七年(1668),调浙江黄岩镇总兵官,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十三年(1674),以耿精忠据福建反清,攻浙江,领兵迎战。因守城参将武浩暗降为内应,势孤被擒,幽於福建,拒诱降。十四年,与福建总督范承谟同时被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