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不一 表里不一貌是心非 貌是情非 阳儒阴释 外美内丑,表里不一:妍皮痴骨 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面是心非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口不应心 口是心非 言不由中 言不由衷 外合里差 貌似心非 心非口是 心口不一致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心口不一 说的和想的不一样:言意相离 当面顺从,背后又有意见:面从后言 面从背言 当面顺从,背后有异议:退言 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面从腹诽 面从心违 表面顺从而内心违背:外顺内悖 表面和顺,内心狡猾:软顽 表面和解,暗中痛恨对方:阳解阴毒 表面憨厚而内心奸诈,表里不一:虎头蛇尾 虎头鼠尾 虎头蛇背 外貌装得庄重严肃而内心邪恶:道貌岸然道貌俨然 道貌凛然 岸然道貌 (表面与内在不一样:表里不一)
另见:不诚 狡猾 虚伪 ☚ 表里不一 言行不一 ☛ 阳儒阴释yáng rú yīn shì表面上是儒者,暗地里是佛徒。“儒”,儒家;“释”,释迦牟尼,指佛教。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复盛时代》:“方氏纯以私意,肆其谩骂,诋及黄震与顾炎武,名为杨宋抑汉,实则归心禅学,与其所著《书林扬觯》,皆阳儒阴释,不可为训。” 阳儒阴释yánɡ rú yīn shì表面上是儒家的观点,暗中宣扬的却是佛家学说。释: 指佛教。 阳儒阴释yángrú-yīnshì〔并列〕 儒,儒家;释,释迦牟尼,泛指佛教。外面上是儒家,本质上是佛家。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复盛时代》:“方氏纯以私意,肆其谩骂,祗及黄震与顾炎武,名为扬宋抑汉,实则归心禅学,与其所著《书林扬觯》,皆~,不可为训。” △ 用于学说方面。 阳儒阴释yáng rú yīn shì阳:表面上。儒:儒家。阴:背地里。释:释迦牟尼,指佛教。即表面信奉儒家思想,而背地里却宣传佛教观点。形容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