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防务公益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防务公益论 防务公益论fangwu gongyiluntheory of defense public good关于防务事业的社会本质的一种观点。其基本内涵是:国家的防务也像公安、司法部门或航运的灯塔一样,是社会公益事业,或称“公共商品”。这种“公共商品”是与“私人商品”相对而言的。这两者在消费方式上有本质区别。私人商品,例如一个苹果,当它一旦被人购买并占有之后,就排除他人的消费权。购买苹果者的消费,可以与他人分开,这叫“可分性”。而防务这种“公共商品”,却具有公共消费的性质。无论你出了多少钱,你都可以消费它,你的消费和我的消费无法分开,这叫“不可分性”。从消费的结果来看,“私人商品”的消费只给购买者本人带来好处,这是消费结果的“内在性”。“公共商品”则不仅给支付费用的人带来好处,而且给未支付费用的人也带来好处,这是消费结果的“外在性”。防务公益论者认为,既然防务是公益事业,具有“外在性”,那么,防务费用负担的最佳原则是:“谁受益大,谁多拿钱。” ☚ 战争经济本原论 国防经济潜力论 ☛ 防务公益论 防务公益论theory of defence public welfare是阐述国家防务的公共性质,并借以衡量国防费负担的一种理论观点。防务公益论首先由美国国防经济学者盖文·肯尼迪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认为,国家防务是一种公益事业,或叫“公共商品”。与由个人单独消费的私人商品相比,这种“公共商品”有着不同的特性。第一,这是为公共而生产的,不是为个人生产的;第二,它一旦生产出来,不管某个人交税与否均可消费;第三,在消费方式上具有不可分性,只能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消费,排斥个人或部分人独占;第四,它的消费不仅给支付费用的人带来好处,也给未支付费用者带来好处。既然防务是一种公益事业,那么所有受益者都应承担防务费用。这对于一个国家内各个社会成员是如此,对于参加军事集团的各个国家也是如此。其负担的标准是:谁受益大,谁多拿钱。对于各北约国家防务费的合理负担,既可按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来确定,也可按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在北约中的比例来确定。 ☚ 国际军火贸易 国防经济效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