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阮章竞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阮章竞1914—广东中山人 阮章竞
阮章竞
阮章竞 阮章竞1914—2000诗人。广东中山人。1924年流浪到上海。1935年,在冼星海等指导下参加进步音乐活动。抗战开始后在太湖一带参加抗日文艺宣传工作。1937年底,到太行山区,任八路军艺术指导员、团长等职。1939年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常务理事、太行文联戏剧部长等职。1947年出版反映解放区农村斗争的长诗《圈套》。次年出版的大型歌剧《赤叶河》,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代表作有长诗《漳河水》。另有剧作《未熟的庄稼》《糠菜夫妻》《比赛》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协总支书记、《诗刊》副主编等。创作童话诗《金色的海螺》,组诗《新塞外行》,诗集《虹霓集》《勘探者之歌》等。有《阮章竞诗选》。 ☚ 杜埃 韩北屏 ☛ 阮章竞 阮章竞1914.1.31——笔名洪荒。广东省中山县人。幼时家贫,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35年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在工人和店员中教唱进步歌曲。1937年底,到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任地方游击队指导员。1938年任八路军太行山剧团政治指导员、艺术指导员和团长,并开始从事剧本写作。1939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常务理事。创作有独幕剧《周年》、《糠菜夫妻》,二幕剧《巩固抗日根据地》、《未熟的庄稼》、《太阳出来了》,四幕话剧《红巾》、《和尚岭》、《关大爷的路子》,活报剧《茂林事变》、《民族光荣》,歌剧《柳亭郊》、《比赛》等,均以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和大生产运动为题材,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烈的战斗气息。1947年在太行山参加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先后任太行文联戏剧部部长和民族革命战争艺术学校、前方鲁迅艺术学校教员。同年创作大型歌剧《赤叶河》,文字凝炼,形象生动,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下的深重苦难,充满战斗激情。1949年春发表的长篇叙事诗《漳河水》,是继《王贵与李香香》之后,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又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作。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文艺处长,中国作协党总支书记和理事等。作品大多为诗歌,剧本有四幕话剧《在时代的列车上》。 ☚ 羽山 阳翰笙 ☛ 阮章竞 现代诗人。广东省中山县人。1937年起到太行山区从事群众工作和文艺宣传,写过以《赤叶河》为代表的一些新歌剧和许多抒情短诗。1949年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漳河水》为其代表作。解放后写有童话诗《金色的海螺》、长诗《白云鄂博交响诗》等。 阮章竞 阮章竞1914—Ruan Zhangjing现代诗人。笔名洪荒等。广东中山人。抗战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38年来到太行山区后,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47年创作的长诗《圈套》和大型歌剧《赤叶河》是他的两部重要作品。 ☚ 李季 袁水拍 ☛ 阮章竞 阮章竞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生于1914年。曾用笔名洪荒,广东中山人。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寒,13岁时便去做童工。1935年,在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下,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从此初步接触了革命文艺,并在江南太湖一带做抗日宣传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阮章竞来到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并一直在此工作了十多年。这期间他一直从事宣传工作,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从1943年起,阮章竞曾先后在太行新华书店出版了大型话剧《未熟的庄稼》、独幕话剧《糠菜夫妻》、独幕歌剧《比赛》、大型歌剧《赤叶河》、长诗《圈套》等,还有一些短诗作品。1949年春,阮章竞创作了长诗《漳河水》,发表于当时的《太行文艺》月刊上,后经进一步修改,于1950年在《人民文学》上再次发表,并成为阮章竞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阮章竞曾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总支书记、《诗刊》副主编等职。阮章竞几十年来努力工作,辛勤笔耕,建国以后,他又创作了童话诗《金色的海螺》、组诗《新塞外行》等作品,还出版有诗集《虹霓集》、《迎春橘颂》等。阮章竞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右为阮章竞 ☚ 老舍 阳翰笙 ☛ 阮章竞 阮章竞1914~现当代诗人。广东中山人。抗日战争初期投身革命,长期在太行山区从事群众工作和文艺宣传工作。1947年发表长诗《圈套》和歌剧《赤叶河》。1949年发表其代表作长篇叙事诗《漳河水》。1956年根据民间传说《田螺姑娘》创作的童话诗《金色的海螺》,描写捕鱼少年与海螺姑娘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表现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追求幸福的可贵精神,是建国后优秀的童话诗作之一。另有长诗《白云鄂博交响诗》、诗集《迎春桔颂》等作品。 ☚ 徐迟 严辰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