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阮氏三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阮氏三雄

阮氏三雄

“农夫背上添心号,渔父舟中插义旗。”渔民出身的三阮兄弟,是梁山泊中杰出的英雄。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贫困,这种阶级地位,使他们对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较清醒的认识。阮小五说得好:“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弹,便害百姓; 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他们对于官司的压迫剥削是不满的,痛恨的,因此,尽管王伦等人在“泊子里把住了,绝了我们的衣饭”,他们还是为捕盗官司被“吓得尿屎齐流”而感到无比痛快。只要与官府作对的事,三阮都十分乐意。所以,当吴用来说他们参加劫取生辰纲时,他们都毫不迟疑地同意了。
三阮的反抗精神,在反击前来追捕的官军的斗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敌当前,阮小二镇定地说: “不妨!我自对付他。叫那厮大半下水里去死,小半都搠杀他。”他们怀着对“虐害百姓的贼官”的刻骨仇恨,大显英威,将追捕的官兵尽皆戳死,又活捉了领头的何观察,阮小二豪迈地说: “便是蔡京亲自来时,我们也搠他三二十个透明的窟窿!” “酷吏赃官都杀尽”的口号,表达了三阮强烈的反抗黑暗现实的斗争精神。
由此可见,阮氏三兄弟本来是可以塑造为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的;可是,《水浒》作者由于生活体验以及世界观的局限,并没有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恩格斯说过: “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44页)三阮的强烈反抗精神具有何种性质?这要通过对三阮“怎样”反抗进行具体分析。
三阮是劳动人民,“日常只打鱼为生’,然而,单靠捕鱼劳动,已经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故“亦曾在泊子里做私商勾当”,即开始试图从市民的经营方式中寻找生路。作品在这方面颇写出了那个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若干新的动向:农民、渔民及其他劳动人民,在封建制度的桎梏下濒于破产,各种不安定的因素都在增长,从事私商活动,牟取一点非法的利益,似乎也成了一种带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作品从不曾写三阮的捕鱼劳动,却在他们活动的生活环境中抹上一层市民社会的色彩:关于三阮的情节要在水阁酒店中展开,还要竭力渲染他们“连日去赌钱,输得没了分文”的游民习气,这同《水浒全传》的总倾向是一致的。
处于劫取生辰纲前夕的三阮,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矛盾,并不是官司的科差与压迫。阮小五等说得很清楚:因了梁山泊王伦的存在,官司“那里敢下乡来”,倒使他们“省了若干科差”。那种认为他们是因为忍受不了封建地主的残酷的压迫与剥削才参加农民起义的说法,并不符合作品的实际。从小说中看,真正给渔民带来危害的,恰恰是梁山泊的强人。鲁迅在讲到《水浒全传》时说:“盗一面与官兵抗,官兵不胜,一面则掳掠人民,民间自然亦时受其害。”全传极其准确地写出了盗的两重性。阮氏三兄弟固然不满意妨碍了他们打鱼的强人,却又不愿意去捉他们。阮小七说: “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江湖上好汉的笑话!”这同那种仇视官司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岂但如此,这反倒勾起了他们对于强人生涯的向往: “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兄弟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如果说,王伦等人“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同三阮仇视官司的态度是一致的话,那么,“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的理想,则是作者赋予他们的游民无产者的气质的流露了。他们好酒、好赌,热望“快活”的生活。从对官司的不满出发,他们心目中从来不存在什么“违法”与否的观念。只要能达到谋利的目的,做私商勾当可以允许,拦路打劫,也是可以赞成的。他们只恨自己没有领头的本领,盼望有人肯带挈他们去闯一闯。阮小七说: “若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一日,便死了也开眉展眼。” “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这正是游民无产者所特有的性格。当吴用说出劫取生辰纲的事,阮小七跳起来道: “一世的快活,今日还了愿心! 正是搔着我痒处! ”作者的神来之笔,把三阮的内心世界毫无遮掩地和盘托出。他们的“痒处”是什么?就是终于获得了一个追逐财富的大好机会,从而说明他们的反抗,目的还是为了“利”。然而,三阮仍然是有他们的原则的: 官府的钱财,可以劫取而不疑; 而“仗义疏财”的好男子,却不能“坏他的道路”。这不正是典型的维护市民利益的思想吗?
三阮对于晁盖是倾心的。三个一见晁盖,就说: “我们最爱结识好汉,原来只在此间。”他们爱敬晁盖,原因就在于他是个“识货的”,且又“仗义疏财”。但是三阮对于宋江的爱敬,却更超出晁盖之上。因劫寨被擒的阮小七曾斥责关胜道:“俺哥哥山东、河北驰名,却称做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你这厮不知礼义之人,如何省得?”阮小七所说的“礼义”,乃是市民阶级的 “礼义”。他对于宋江的赞许,同《水浒全传》的总倾向也是一致的。
三阮对贪官赃吏无限痛恨,对封建王法也大胆藐视,这都是极其可贵的。但他们不曾,也不可能达到反皇帝的水平,“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的歌声就是明证。阮小七偷换御酒,使招安受到挫折一节,表现了他藐视王法与官僚的粗豪性格,令人痛快叫好,但看来却并非出自什么明确目标的指引,所以最后还是一起接受了招安。阮小二在征方腊时失利自刎而亡,阮小五、阮小七来劝谏宋江道: “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强似死在梁山泊,埋没了名目。”这不正是“忠心报答赵官家”的表现吗?
总之,三阮是《水浒全传》中成功的艺术典型,作品通过特定情景的入木三分的刻画,深入地写出了他们的灵魂,既热情地赞扬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又恰当地把对他们的描写同整个《水浒全传》的总倾向紧紧结合起来,从而为表达小说的主题思想增添了新的色彩。

☚ 鲁智深   高俅 ☛
000085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