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阜阳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光重修)阜阳县志安徽地方志。清周天爵等修,李复庆等纂。二十四卷,首一卷。天爵字暖修, 山东东阿人。嘉庆进士,时官阜阳知县。 复庆字心泉,四川蓬溪人。嘉庆拔贡。前任阜阳知县。阜阳原无专志惟附见于颍州志,乾隆潘志始为专志,此后七十余年无修。道光六年,为备通志采摘重修邑志,历时三年,于道光九年(1819)成书,约四十一万字。卷首有舆图十九幅。正文分舆地、建置、食货、风俗、 学校、 武备,职官、选举、宦业、人物、列女、艺文、杂志凡十三志,七十五目。沿革表记事始于夏止于明。该县少山多水,仅有山、岗等二十余;水记淮水、汝水等主要水系,并详考其原委、流域、支流情况,对历年水患及治理亦有详载,为该地颇重要的自然地理资料。人物志收人物传七百余篇。艺文多载奏议、碑文、铭等,其中所录《东清河辨误》、《疏浚清河记》、 《龙井碑记》等篇颇有价值。机祥记事始于汉止于清道光五年,载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具体情况。有道光九年刻本, 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阜阳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刘虎文、周天爵修,李复庆等纂。刘虎文,武清 (今天津市武清县)人,举人,前石埭知县,后知阜阳县事。周天爵,山东东阿人,进士,官至漕运总督。李复庆,四川蓬溪人,拔贡,前旌德知县,道光五年 (1825)来任阜阳知县。阜阳初无专志,惟附见于《颍州志》,迄乾隆二十年 (1755),县令潘世仁始创修县志。道光五年,李复庆由旌德县调任该县,时方修省志,奉檄搜访事实,与邑人共议重修县志,设局经始,会李复庆以故去职,事遂中辍。道光六年,安邱刘耀椿来任知县,以李复庆详于县事,复延之以主其事。至道光九年,凡四年而志成。时周天爵来任知县,为之刊行。此志大抵因循潘世仁志,惟易军卫为武备,宦绩为宦业,志余为杂志,则异于旧志。稽其体例得失,于旧志之弊,间亦多所厘正。如旧志多录圣谕,往往不专于一县,此则悉从刊除。又如旧志武备志不纪兵事,职官不书政绩,此则辨之殊严,为之补订,皆较旧志为有体。此志作沿革表,又作沿革考,重床叠屋。县志所载职官,即应自知县以下,此志乃上及郡守,尤非共体。诸如此类,有伤志体。有清道光九年 (1829)刻本、民国七年 (1918)铅印本、民国三十六年 (1947) 石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