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阁学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阁学士诸阁学士总称,包括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学士等,皆为职名(《宋史·职官志》2《总阁学士》)。 职源诸阁学士均初建于宋,以龙图阁学士设置最早,在大中祥符三年(1010),显文阁学士设置最晚,迟至南宋咸淳元年(1265)。 职能❶宋前期,虽无职守,然为言语侍从之臣,置以备顾问,得之为荣,选择尤精。或带此职以判在京职事,或为在外守臣、任使之贴职(《群书考索·后集》卷4《秘书省》)。仁宗朝后,阁学士多为翰林学士之兼职、换职(《长编》卷461己巳)。 品位正三品(《分纪》卷15、《庆元条法》卷四《官品令》。班位在殿学士之下、诸阁直学士之上(同上书)。诸阁学士,为同一档次,但以龙图阁学士序位最高,依次递降至显文阁学士,然迁转皆临时取旨,不必逐阁而上。 编制无定员(《合璧后集》卷57《閤学门》)。 职源龙图阁直学士始置于景德四年(1007)八月,为诸阁直学士之最早设置者(《玉海》卷163《咸平龙图阁》);显文阁直学士设置最晚,在南宋咸淳元年(1265)六月(《宋史·度宗纪》)。 职能无职事,备侍从、顾问,得之者为荣。北宋前期多由待制升任。元丰改制后,形同阶官,已无参与议论之实,仅为诸尚书补外之贴职。南宋时,多为六部侍郎、权尚书、御史中丞补外贴职(《宋史·职官志》2《总阁直学士》)。 品位从三品。班位在枢密直学士之下、诸阁待制之上(《分纪》卷15、《庆元条法》卷4《职制令》)。 编制无定员(《通考·职官》 8《总阁学士、直学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