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闵采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闵采尔1489—1525Thomas Munzer闵采尔 德国农民战争领袖,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宗教改革家。生于施托尔堡铸造钱币的工匠家庭。十七岁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和神学。毕业后当过教师和传教士。1520年夏初,经路德推荐,到茨维考城任牧师,与当地再洗礼派建立广泛联系。次年夏前往布拉格,又与胡司党人建立联系,发表《告捷克人民书》(又称《布拉格呼吁书》),号召把宗教改革推广到德国和全世界。1523—1524年,到图林根的阿尔斯德镇任牧师,在群众中组织秘密团体——“基督教同盟”,印发小册子,系统阐述自己的革命主张。攻击天主教的一切主要论点,否认《圣经》是唯一无误的启示,认为任何人通过思索,都可以有信仰,都可以升天堂。他主张废除封建制度,消灭一切贵族,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平等社会。后又辗转各地传播革命火种。1525年在缪尔豪森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并亲自指挥起义军作战。后农民军在弗兰肯豪森失败,他受伤被俘,壮烈牺牲。 闵采尔 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德国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宗教改革家。曾为乡村神父。宗教改革开始时一度支持路德,但很快就分道扬镖。他主张废除封建制度,消灭一切诸侯和城市贵族,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1525年3月,在缪尔豪森领导人民起义,推翻城市贵族统治,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 5月,领导起义军在弗兰肯豪森与诸侯联军决战,失败被俘,英勇牺牲。 闵采尔1489—1525Thomas Miinyer德国杰出的农民战争领袖、宗教改革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出生于小手工业者之家,受过良好教育,作过教师和传道士,在宗教改革中曾组织“基督教同盟”,联合“再浸礼派”,发动农民起义。1525年发动图林根和隆克森地区的农民战争,建立了称为“永久会议”的人民政权。后于战争中被俘,牺牲时年仅36岁。闵采尔以宗教的泛神论为基础提出了“千年天国”的政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反对私有制、实行共存制;消灭贵族、修道院和封建制度;政权属于普通人民所有。主张以暴力手段实现“千年天国”这是西方一种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闵采尔约1490—1525Thomas Munzer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领袖,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生于一个工匠家庭。中学时代就组织过反对罗马教会的秘密团体。后来得到神学博士学位做了神甫。年轻时非常好学并喜欢旅行,到过许多乡村和城市,广泛接触社会下层的穷苦人民,对农民、城市平民和纺织工、矿工的生活有深切的了解。1525年领导了德国的农民战争,后因起义失败被俘而英勇牺牲。主要著作有《向诸侯说教》、《书简》等。他主张废除封建制度,消灭一切诸侯和城市贵族,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和平等、公正的社会。认为宗教改革的目的不是要建立一套新的教义和宗教仪式,而是要宣告和实行根本的社会政治变革。他否认基督教《圣经》具有无上的权威,否认基督是神,认为基督和我们一样是地上的人。上帝就在人们心中,神就是人的理性。对神的信仰,是理性在人心中沃跃的表现,人人有理性,也就是人人有神性。人们只要按照理性的指导过自己的生活,就能够获得真理。认为要实现他的公平、正义的“千年王国”,就要发挥人的理性,去除肉体的情欲。他受到原始基督教和神秘主义较大影响,主张禁欲主义。 闵采尔 闵采尔约1490—1525Mincaier, Thomas Munzer德国优秀的农民、平民革命家, 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生于哈茨的施托尔堡, 家世和早年经历不详, 据说父亲被伯爵迫害致死。曾在莱比锡大学和法兰克福 (奥得) 大学学习, 后任神甫、修道院长和中学教师,开始改革天主教的仪式。1517年10月马丁·路德贴出95条论纲, 得到闵采尔的积极支持。1519年的莱比锡辩论会,他可能在场。1520年4月, 经路德介绍任茨维考牧师。他经常接近矿工、纺织工和下层群众, 与他们中间流传的再洗礼派关系密切, 帮助他们提出革命主张。当路德的调子越来越低的时候,闵采尔挺身而出进行斗争。1521年夏,被迫离开茨维克, 辗转去捷克。11月, 发表《告捷克人民书》(又称《布拉格宣言》), 第一次提出自己的系统主张, 号召用暴力实现社会变革, 把捷克的革命推广到德国和全世界。旋回德国任阿尔斯特德镇牧师, 大胆攻击诸侯和天主教会, 组织基督教同盟,变该镇为下层人民运动的中心。闵采尔主张泛神论, 个别地方接近无神论。在政治上主张经过暴力革命建立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差别、由普通人掌权的社会。1524年底,到南方起义农民中去,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接着直接领导图林根和萨克森的农民战争。1525年5月受伤被俘, 遭严刑拷打, 但坚贞不屈, 壮烈就义。 ☚ 马丁·路德 马可·波罗 ☛ 闵采尔约1490—1525Thomas Munzer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中的思想家和领袖。早年组织秘密团体,反对马格德堡天主教会。主张理性即信仰,天堂在现世,信徒的使命在于建立地上天堂,实现没有阶级、私产的平等社会。1525年在米尔豪森领导农民起义,建立革命政权。同年5月与诸侯联军作战被俘牺牲。 闵采尔1489~1525德国农民起义领袖、宗教改革家。1524年领导农民起义,次年兵败牺牲。 闵采尔 闵采尔约1490—1525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的领袖,德意志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宗教改革家。生于斯托尔堡,获莱比锡大学神学博士学位,曾为乡村神父。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但进而提出与马丁·路德不同的宗教和政治主张: 否认圣经是惟一和无误的启示,认为真正的启示是理性,主张理性即信仰; 天堂非在来世,而在现世,信徒的使命就是建立世上天堂; 要求实现没有阶级差别、没有财产、没有统治人民的国家政权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1524年8月到士瓦本、阿尔萨斯等南德意志地区发动起义。同年底,士瓦本地区的农民提出反封建纲领“书简”,号召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封建制度,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1525年3月,闵采尔在米尔豪森城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被选为主席,并组织军队,号召全德起义。同年5月战败被俘,遭杀害。 ☚ 德国农民战争 收复失地运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