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閩王审知(公元909——925年)所鑄開元通寳錢。有小平、大錢兩種。小平多鉛質,背穿上銘一“福”或“閩”字,亦見上“閩”下月、上“福”下星及右星、左星諸品,均少見。一般徑二·二厘米,重二·五克左右。亦有銅品,然極罕見。大錢有銅、鐵、鉛三種。銅錢背飾巨星;鐵錢分背星及上“閩”下月兩種;鉛錢除上“閩”下月外,又有上“閩”下月右星者。一般徑三·八至四厘米,重二十二至二十八克。各類大錢存世均罕。宋·劉恕《十國紀年·閩史》:“王审知爲閩王,梁貞明元年,汀州寧化出鉛,置鉛場。二年,鑄鉛錢,與銅錢並行。”宋·洪遵《泉志》引宋·陶岳《貨泉録》曰:“王審知鑄大鐵錢,闊寸餘,甚粗重,亦以‘開元通寳’爲文,仍以五百文爲貫,俗謂之‘銠’。與銅錢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