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短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短句 长短句古诗自汉魏乐府至盛唐诗歌,句法由五言演化为七言长句。稍后又有三、五、七言歌诗,如韩偓《香奁集》已编为“长短句”,但与《花间集》中曲子词并不相同,和音韵多变的乐曲也不能适应。它是从七言歌行体中分化出来而逐渐过渡到令、慢的新体诗。宋胡仔《苕溪渔隐词话》卷二谓:“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及本朝则尽为此体。今所存止《瑞鹧鸪》、《小秦王》二阕,是七言八句诗,并七言绝句而已。”可见宋词渊源于唐代长短句,但又完全适合乐曲的要求。这种“依曲拍为句”的形式,发展到南宋时期已成为词的另一个名称。宋人词集中以长短句定名的,有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等。 ☚ 寓声乐府 诗馀 ☛ 长短句 长短句即“杂言古诗”的别名。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云:“一曰长短句,全篇七字,始魏文;间杂长句,始鲍明远。唐人承之,体变尤为不一。当与后歌行诸类互参。”明高棅《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云:“其间杂以乐府、长短句、词、吟、曲、引、篇、行、咏、调之属,皆名为诗。”如卢仝《有所思》云:“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心断绝,几千里,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含愁更奏绿绮琴。高调弦绝无知音。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此诗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九言,是“长短句”的典型。 ☚ 杂言古诗 七言歌行 ☛ 长短句 长短句饶宗颐说,“长短句”之名,宋时已极为流行。苏轼曾目词为、长短句之诗”,《与蔡景繁书》云:“顷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南宋初郑刚中《乌有编序》则云:“长短句亦诗也;诗有节奏,昔人或长短其句而歌之。”称词为“长短句”之例,屡见于王灼《碧鸡漫志》;此外,姜夔《长亭怨慢》小序云:“子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后协以律。”“长短句”之为词名,至此方告确立。敦煌曲中始终未见“长短句”一名,《全唐诗》有吕岩《长短句》一首及《渔文词》一十八首,乃出依托。他还说,敦煌写卷中乐府、佛赞、变文均有长短句体,甚至还有短偈长行合体的偈赞,如贯休佚诗《赞念法华经僧诗》云:“短偈长行主客分,不使闲声挂牙齿。”(S.4037)所以,在写卷中遇有长短句,不得一概目为词。(参见饶宗颐、戴密徵著《敦煌曲》。) ☚ 词的异称 词的文体特点与审美特征 ☛ 长短句 长短句词的别称之一。陆游《老学庵笔记》:“贺方回(铸)……喜校书,朱黄未曾去手,诗文皆高,不独工长短句也。”现传宋人词集中,题名“长短句”的有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等。 ☚ 曲词 诗余 ☛ 词曲【同义】总目录 长短句词曲 长短句 长短句词曲的别称。词曲的句子,长短不一,因调而异,故称。 ☚ 琴趣 词馀 ☛ 长短句 长短句词的别称之一。陆游《老学庵笔记》: “贺方回 (铸) ……喜校书,朱黄未曾去手,诗文皆高,不独工长短句也。”现传宋人词集中,题名“长短句”的有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等。详见“词”条。 ☚ 雅词 诗余 ☛ 长短句 长短句词的别称。因词多是长短句交错,故称。如辛弃疾的词集叫《稼轩长短句》。《宋史·周邦彦传》:“邦彦好音乐,能自度曲,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传于世。” ☚ 词题 诗余 ☛ 长短句“词”的别名。以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得名。 长短句chang duan ju❶another name for ci poetry 长短句chang duan juanother name for lyrics; long and short verse 长短句ci poetry;special poetic form using sentence patterns based on song melodi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