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部部族名。族属为女真,又称长白山女真。为辽朝的属部之一。分布于长白山至朝鲜半岛东北部一带。其中包括女真姓氏或部落三十个,即阿干顿、尼忽、尼方固、门质老、弗遮利、居质阿、黏间逸、尼质阿、耶逻多、邀揭罗、要悦逸、郁唁、乌临大、蒙古拽、晕底宪、徒怠、耶兀逸、拏乙信、拏乙晏、冬骨逸、支阇逸、鱼瑟殷、么乙逸、塗没尼、云突梨、押闲伊、恼一伊、排门异、佛徐逸、满尹伊。因而又称长白山三十部女真。辽代、归附于辽,设长白山女真国大王府统辖之。金建国前即着手统一该部,渐成为新兴女真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白山部明代对居住在长白山北麓地区女真人的称呼, 因居长白山而得名。属于建州女真。内分鸭绿江、珠舍里、讷殷三部。万历十九年(1591)、二十一年先后被努尔哈赤所并。 长白山部满族的先世,明末对居住在长白山地区建州女真人的称呼。其中各部因所分布环境的不同,又可分为鸭绿江部、讷殷部、朱舍里部,故又称为长白山三部。明万历十九年(1591)、万历二十一年三部先后被努尔哈赤所统一。 长白山部❶鸭绿江、讷殷、朱舍里3部的总称。属明代建州女真。又称长白山三路,其地南至浑江与鸭绿江会合处,北至松花江上源头道江一带,跨越长白山南北,分属今辑安、临江、塔甸、靖宇、桦甸、安图诸县地。明万历十九至二十一年(1591—1593),先后被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招服和攻取。治内有完颜、吴雅、碧鲁、黄佳、赛密勒、精奇里、巴雅拉、辉和、鲁布里等50余姓女真,并有把济里氏蒙古族,刘、李等汉姓杂居。 ❷见“长白山女直国”(3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