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篆书阴阳五行帛书出土于1973至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长沙国相利苍之子墓)。可能是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之遗物。书写者是还未能熟练掌握秦朝法定统一字体的楚人,因而它是研究楚国文字的重要参考资料。帛书残碎,尚未缀合完毕。其性质与子弹库帛书类同,属于《汉书·艺文志》的数术类。内容相当复杂,与天文历算有直接关系,一些段落类似《淮南子·天文训》。字体含有大量楚国古文成分。如“称”字同于楚币“郢称”的“称”;“冠,带剑”的“剑”作“ ”,也具有楚文字的特点。又如,有一段文字,抄写者先把“左”字写作从“口”的古文,然后又写作秦的写法从“工”。类似的例子很多。这对于研究由战国古文过渡到秦汉篆隶也是很重要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