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水港
全国历史悠久的内河港口之一,湖南第一大港。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开始有轮船停靠。长沙被辟为商埠后,中外轮船来往省内各港与湘鄂、湘沪间,皆以此港为中心。港口码头,明末有12座,清光绪初增加至20座,至民国25年(1936)增至45座。1949年8月长沙解放时,港口吞吐量82.5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港口业务日趋繁荣。今港区范围: 东岸上自新港、下至捞刀河,两岸上自颜家嘴、下至商业学院以北150米; 浏阳河东岸上至东岸村,下至浏阳河口。湘江两岸岸线全长80.855公里,水域面积22.7平方公里,陆域面积25.6万平方米。有轮船客运站1处,陆域面积1万平方米。全港有仓库26栋,21797平方米,堆场31处,14.5万平方米。有客货码头74座,泊位102个,其中300~500吨级泊位22个,100~300吨级泊位53个,50~ 100吨级泊位14个,50吨级以上泊位13个。码头占用岸线长度4231米,全港拥有各类装卸机械298台,港口专业装卸企业为省属长沙港埠公司,有装卸工人和司机6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