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
是指进入近代工农业以后的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现代畜牧业改变了原有的畜牧业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打破了封闭状态,接受农业生产以外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它以现代实验科学为基础,建立起新的畜牧技术体系,在生产工具上依靠现代工业装备完成了由人力操作到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操作的转变,推动了循环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畜牧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现代畜牧业与传统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现代畜牧业生产建立在商业性新型投入物的基础之上,而传统畜牧业的投入物大多来自农业基本经营单位的内部。高品性新型投入物必须在经营者以外购买,如良种、饲料、生产设施、设备等,经营者本身无法自己生产。新型投入物应用得越多,相对于劳动、土地之外的资本投入也越多; 而技术构成的水平越高,每个劳动者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也就越多。
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高,在经济形态上完成了由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的演变。中国也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畜牧业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所谓 “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就是要像谋划工业发展那样谋划畜牧业发展,像组织工业发展那样组织畜牧业发展,像实现工业现代化那样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使之发展成为体系完整、产业配套、技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畜牧业。
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的途径是: 加快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加强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畜牧业生产的国际化水平,增强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以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历史性转变。要针对发展畜牧业大产业和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积极改造畜牧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是积极培植饲养专业户,从兼业规模饲养向专业化规模饲养转变。世界上许多畜牧业发达国家都把重点放在饲养专业户上,作为生产基础和扶持的对象。我国也应采取扶持政策和有效措施,积极培植能够从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饲养专业户,使其逐步成为生产的主体。二是积极开展牧业小区建设。建设牧业小区是使畜禽饲养走出村屯庭院的必然选择,是使畜禽饲养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前提条件,是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我国许多地方积极建设牧业小区或畜禽饲养小区,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促进畜牧业从分散向集约的转变。三是积极发育中介组织。市场经济需要有能够将饲养专业户与市场联结起来的组织,畜牧业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中介组织的形式即行业协会或农民合作组织,把分散的饲养专业户与市场联结起来。中介组织对内规范生产行为,对外参与市场竞争,解决了分散的饲养专业户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的畜牧业中介组织正在起步和发展之中,要积极支持、加强引导,提高其层次,使其规范发展,发挥作用。通过积极发展饲养专业户、牧业小区和中介组织,不断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程度,改造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