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江流域的旱涝及大气环流特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江流域的旱涝及大气环流特征

长江流域的旱涝及大气环流特征

受季风进退各年迟早不一、强弱变化悬殊的影响,流域内显示出旱、涝等不同年景。上游地区及中游山、丘区旱多于涝,中下游平原地区涝多于旱。四川盆地西北的干旱主要发生在晚春及初夏,川东的干旱大多发生在7~8月,长江中下游的干旱则多发生在盛夏和秋季。旱涝成因错综复杂,一般情况是:春季,如副热带高压强而偏西,与南下冷空气频繁交绥,致长江流域多雨而形成春涝;反之则易发生春旱。夏季各月的旱涝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密切相关。6月的旱、涝主要取决于副热带高压带脊点的位置,当副高脊线在北纬20°附近,西伸脊点位于东经115°以西且稳定持续时,冷暖气团交绥致雨的锋面即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致使中下游地区多雨而易发生洪涝;当西伸脊点位于东经120°以东时,则流域内易出现干旱少雨天气。7月的旱、涝主要与副高脊线所处位置有关。当脊线位于北纬26°以南时,冷暖气团交绥位置多在流域内,致使流域内多雨而易出现洪涝;脊线位置在26°以北脊点偏西时,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受副高控制,晴热少雨,即易发生干旱。8月的旱涝也与副高的脊线和脊点两者位置有关,当脊线在北纬28°以南,脊点西伸过东经125°时,长江上游易出现洪涝;脊线在北纬28°以北时,长江流域易出现干旱。秋涝副高位置和春涝时相似,即副高脊线位置偏南,脊点偏西,副高呈东西向带状。秋旱时副高偏北、偏东,形状呈块状。

☚ 长江流域的台风   长江中下游梅雨 ☛
000008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