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春真人西游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载长春真人邱处机西行经过的著作。全书2卷,作者李志常。1219年,成吉思汗遣侍臣至莱州(今山东掖县)传旨,敦请丘处机赴西域相见。次年正月,丘处机率门徒18人启程,李志常为随行弟子之一。《长春真人西游记》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北的政治、经济、地理及全真道历史的珍贵史料,价值很高。此书过去鲜为人知,乾隆年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才得到世人的重视。通行本是1926年王国维校注本。

古籍名著《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 可可诗词网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我国13世纪初的一部重要的中西交通文献。2卷。作者李志常。有徐松、王国维、张星烺等人的圈点本和校注本,国外有俄、法、英文译本。
 书中记录的主人公长春真人邱处机 (1148—1227),字通密,山东栖霞人。幼亡父母,未尝读书。于金大定六年(1168),从全真道教创始人王重阳学道于昆嵛山(今山东牟平东南),以后又到陕西磻溪庙和陇州龙门山修道多年,成为龙门派创始人。1219年居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吴天观,成吉思汗封他为国师,赐号 “长春真人”,并邀他去讲教论道。1220 (一说1221)年春,他率高级门徒18人西游,此时他已72岁高龄。他们历时3年,行程万余里,北至蒙古,西至今苏联中亚,再入阿富汗谒见成吉思汗。于1224年春回到燕京。1227年逝世。他由壮年到老年的阶段,把中国的道教推到了鼎盛时期。李志常 (1193—1256),字浩然,号真常子,道号通玄大师。观城 (今河南范县) 人,于莱州拜邱处机为师,曾随师赴西域谒见成吉思汗,1238年嗣主道教事。他是一个学兼儒释、善诗颂、文采斐然的道士。
 《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录了邱处机等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历程和见闻。他们于1220年 (一说1221年) 春节后,始莱州,经潍阳 (今山东潍县)、青州(今山东青州市)、常山 (今河北正定) 至燕京 (今北京) 作短期停留。然后出居庸,经宣德州 (今宣化)、野狐岭(今河北张家口外万全县)、翠屏口(张家口西30里)、抚州(兴和县)、盖里泊(今伊克勒湖)、渔儿泺(今达赉诺尔),到达内蒙贝尔湖北,谒见了成吉思汗的四弟斡辰大王。又西行过呼伦湖,越库仑 (今乌兰巴托)以南的高山、长松岭(今杭爱山),经窝里尕(意为行宫),来到金山 (今阿尔泰山)。此山最高峰4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后经准噶尔盆地东侧的博尔腾戈壁 “大沙陀”和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 “白骨甸”,翻越更高的阴山 (今天山,最高峰达5400米),穿过山中的5个大山岭,过高昌国的故土,进入吐鲁番 (又称火州)。度 “积沙成山,浮涩难行”、“状如惊涛”的沙场,经“周百余里,雪山环之”的天地海,南下至大石林芽(今苏联伏龙芝)、赛兰城(今苏联塔什干)、邪米思干城(撒马尔罕)。又经两壁千仞竦立、石壁如铁的铁门关(今阿富汗库尔勒城北)、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印山),踏着深5尺许的积雪南进,最后到达成吉思汗的行宫 (今阿富汗巴达巴山西南)拜见了成吉思汗。
 他以 “节欲止杀”、“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恤民保众,使天下安”劝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封他为“神仙”、道教领袖。他经蒙古南道,自科布多至金山,回到燕京,住白云观。
 《长春真人西游记》 生动地记录了这次长途旅行的见闻,保存了许多当时蒙古、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历史地理资料,有些至今仍十分宝贵。如对蒙古草原景观、聚落、衣食、习俗的记载,对中亚地区作物尤其是中亚地区栽种棉花的情况,不仅使我们了解古代中亚地区植棉的情况,也为研究西北史地、中西交通、金元两朝宗教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学艺术水平也很高。
 邱处机死后不久,佛道纷争,《长春真人西游记》“世鲜有传本”。元、明及清初的学者都很少见到此书。直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著名学者钱大昕(1728—1804)、段玉裁(1735—1815)同游苏州玄妙观,始从《正统道藏》中钞得本书,刊入 《连筠簃丛书》。后又收入 《四部备要本》、沈垚《金山以东释本》、《静安先生遗书本》和 《国学文库中》 中。民国年间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也刊印过。1988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侯仁之、审校,纪流校注的 《长春真人西游记》、《玄风庆会录》。《玄风庆会录》是长春真人等这次旅行与成吉思汗的交谈记录,因当时涉及元太祖西征的绝密材料,不可外泄,造成 《长春真人西游记》部分内容缺损。

长春真人西游记

游记。元邱处机著,李志常辑。两卷。该书记载邱、李师徒两人应成吉思汗之邀,游历西域之事。沿途地理山川、风俗、民情,均有著录。约成书于蒙古蒙哥汗六年(1256)以前。系研究蒙古时期西域诸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载长春真人丘处机西行的经过。丘处机弟子李志常撰写。全书共2卷。1219年冬,成吉思汗下旨意,邀丘处机赴西域见面。1220年正月,丘处机率门徒18人启程,1222年4月在大雪山晋见成吉思汗,并于次年秋回到宣德(今河北宣化)。其弟子李志常随行,后写成此书。这本书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书名。2卷。元朝李志常撰。元太祖十五至十九年(1220—1224),志常随其师丘处机赴西域觐见成吉思汗,归后就途中经历、见闻撰成此书。该书合计18950余字,详细地记载了西行的山川、道里、风俗人情以及沿途的经济、政治、历史与文化。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的可贵资料。清乾隆六十年(1795)钱大昕自《道藏》检出,始传播于世。后王国维和张星烺曾为之注释。国外有俄、法、英文译本。

☚ 北使记   塞北纪行 ☛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书名。2卷。元朝李志常撰。元太祖十五至十九年(1220—1224),志常随其师丘处机赴西域觐见成吉思汗,归后就途中经历、见闻撰成此书。该书合计18950余字,详细地记载了西行的山川、道里、风俗人情以及沿途的经济、政治、历史与文化。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的可贵资料。清乾隆六十年(1795)钱大昕自《道藏》检出,始传播于世。后王国维和张星烺曾为之注释。国外有俄、法、英文译本。

☚ 北使记   塞北纪行 ☛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金代长途旅行记。二卷。金李志常撰。李志常(1193—1256),字浩然,号真常子,道号通玄法师。元太祖十五年(1220)随师长春真人西行,十九年(1224)返回,书中所述皆亲身经历。长春真人(1148—1227),名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栖霞)人。山东地区道教别支全真教的首领。丘处机年逾七十三,居山东莱州昊天观,应成吉思汗之召,去西域八鲁湾(即今阿富汗喀布尔以北的帕尔万)东南行宫觐见成吉思汗。随他同行的全真教内居高位的门徒十九人,也都年过半百。他们全部乘坐马车,随员则骑马并带上牧区食宿应用的配备。这部书就是他们往返蒙古至西域间的旅行记录。
全书采用旅行日记体裁。长春真人西行路线是从燕京(今北京)出发,经过德兴(今河北涿鹿)、宣德州(今河北宣化)、翠屏口(今张家口),然后绕道蒙古,经中亚进入阿富汗。返回路线略有不同,经今山西右玉县境,取道今大同而回燕京。书中保存了大量关于蒙古和西域的地理资料,包括涉及的高山、峡谷、河流、沙漠、绿洲等景观,沿途各地的气候,所见的动植物,东西时差,婚嫁、饮食、起居、服装、头饰、信约等习俗,还有各种农牧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等情况。因为是作者亲自见闻,所以材料比较真实可靠。又因为作者擅于记述,不但文采斐然,而且善于抓住特点记述各地的地理内容,对景观的描绘十分生动,全书笔调朴实自然,具体生动,给人以深刻印象。这是一部记述漠南漠北、西域、中亚一带的山川地理并广泛涉及蒙古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宗教等许多方面内容的重要旅行记,也是十三世纪初中西交通史的珍贵史料。同时期的行记中,在它以前的耶律楚材的《西游录》内容较略,刘郁《西使记》则在它以后三十余年,因此这书是最早记载从蒙古到西域的保存较完整的一部行记,具有重要的地理学价值。
传本世间少见。清乾隆年间,钱大昕在《道藏》中发现此书,为之作跋。道光年间,徐松、程同文等有所考订,后刊入《连筠簃丛书》,得以广为流传。国外有俄、法、英文等译本流传。在众多注家和笺记中,近人王国维和张星烺的注释较为详明。王国维所作校注,见《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和《蒙古史料校注四种》。另有陈正祥注释本。

☚ 舆地纪胜   河源志 ☛

长春真人西游记

二卷。元李志常撰。李志常(1193—1256),字浩然,号真常子。观城(今山东范县西北观城)人。为金元之际全真道领袖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弟子。成吉思汗西征时,曾遣使者往山东请丘处机赴西域相见。1220年正月,丘处机启程,往蒙古草原、天山到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谒见成吉思汗,并于1224年回到燕京(今北京)。李志常随丘处机西游,并据亲身经历撰成此书。记载西游的经过和途中见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十三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最早注意此书的是清人钱大昕,他从《道藏》中将此书抄出、指出它“大于域道里风俗多可资考证者。”(《跋<长春真人西游记>》)王国维曾为之校注,见《蒙古史料校注四种》(收在《王国维遗书》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是目前较好的本子。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有关古代西域的游记,为长春真人邱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内容为记述邱处机由燕京(今北京市)北经蒙古高原,西经天山以北,前往中亚谒见成吉思汗的经过。分为上下两卷,对所经各地的民族、地理、气候、物产、风俗都有详细的介绍。其中记述了天山北路的道教和汉人聚居的情况。例如在西州回鹘国的“侏儒优戏”,都是“中州人(今河南人)”。在阿里马城(今伊犁霍城县)有汉人,当地人称之为“桃花石”,用桔槔取水灌溉田地。对研究宋末元初汉族在西域的情况很有价值。

☚ 元和郡县图志   西天路竟 ☛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书名。为元代道教全真道长春真人丘处机(1148—1227)的弟子李志常所著。书中记录了丘处机从山东出发到阿富汗晋谒成吉思汗的全部旅行过程。这次行程历时六年(1219—1224)。书中序言说,李志常“撰其所历而为之记,凡山川道里之险易,水土风气之差殊,与夫衣服、饮食、百果、草木、禽虫之别,粲然靡不毕载。”丘处机一行路经蒙古和中亚时,不但观察了一次日食,而且还在比以前天文学家所到的更北的地方,作了二至(夏至冬至)晷影测量。这本书在史地学上价值甚高,被译成多种西文。

☚ 毛笔   风筝 ☛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道教书名。元道主丘处机的西行漫记,2卷,元李志常著。书成于元太祖二十三年(1228年)。李志常拜丘处机为师学道,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曾随丘处机赴西域雪山谒见元太祖(成吉思汗)。此书即记其沿途山川道里、风土人情。珍禽异木,殊方语言,师徒问答等。所记均为亲闻亲见,故内容翔实可靠,是研究古代西北史地和中西交通的重要文献。有英、法、俄译本,卷末附有元太祖诏敕诸文献。

☚ 长春子磻溪集   文德女中 ☛

长春真人西游记

书名。元李志常撰。2卷。至常为金元之际全真道教主邱处机(长春真人)弟子。成吉思汗十五年至十九年(1220—1224)随邱处机赴西域见成吉思汗,归后记录其师应邀前往西征前线为成吉思汗讲道经过,以成是书。内容对沿途山川道里,风土人情亦均有详细叙述。为研究十三世纪蒙古军事政治及漠北、西北和中亚史地的重要资料。此书自著成以迄清初,未见流传。乾隆六十年(1795)钱大昕自《道藏》检出,始传于世。通行有王国维1926年校注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