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蟠螭纹铜方罍
战国。古代盛酒、水器。通高32厘米,口长15.6厘米,腹宽26.3厘米。197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此罍侈口,唇沿外翻,细颈,宽肩,腹四面下敛,平底,下附方形圈足。盖顶饰勾连几何纹,四角铸有无花果叶状装饰,并有错金图案。颈部外壁四面铸有圆形凹槽,其中似镶嵌有圆形装饰,但今已脱落。罍腹外壁有方形格栏,格栏内有精细的蟠螭纹。格栏与格栏之间的宽带状格条皆为错金丝组成的几何纹图案。这种极细的错金丝纹饰经过去锈之后,在放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说明当时的错金工艺已到了精细入微的程度。出土时罍内附一铜提勺,勺端为圆形,勺柄中段旋扭成麻花状,顶端有穿,可以衔环。勺径7厘米,长30厘米。用以挹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