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鄂君启”铜节
战国。舟节长31厘米,车节长29.6厘米。1957年安徽省寿县丘家花园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为楚怀王(公元前328——公元前299年)时发给受封在湖北鄂城的鄂君启的水陆通行符节,制于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铜节形似剖开的竹节。正面阴线刻九行,每行错金铭文。出土时共存舟节两件,为水陆通行证,共163字;车节三件,为陆路通行证,共154字。五件舟节或五件车节,都可以合成一个完整的竹节形。此节铭文记载楚王对鄂君启贩运活动的种种规定,如车船数目、通行路线、装运货物和关税征收等。同时还规定了鄂君启经商运货的水陆路线,凭其关卡不予征税,并提供食宿。“鄂君启”节反映了战国时期王权的加强和对封君的控制,是研究中国古代商业交通运输、地理以及符节制度的重要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