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锅锉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锅锉蛮

中国古族名。首见于《新唐书·南蛮传》,含有大民族歧视之意。唐初已分布在今云南金沙江南岸地带, 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 自后继续向南迁移,其后裔明清时称为“果葱”、“苦聪”、“苦宗”等,均为同音异写;为今拉祜族和苦聪人等先民。

锅锉蛮

锅锉蛮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包括了近代的苦聪人和拉祜族先民以及哈尼族中的一部分在内。锅锉蛮是滇西“古滇王、哀牢杂种”中的一部分,是从过去滇西的嶲 (叟)、昆明中繁衍分化出来的。唐初,南诏还没有兼并越析诏时,在金沙江南岸,锅锉蛮已成为一个集体。《新唐书·南蛮传》说黎、邛二州 “南有杂东蛮、锅锉蛮;西有磨些蛮,与南诏、越析(诏)相姻娅。”锅锉蛮因杂居于其他各族之中,活动不显著,故南诏、大理时期在史籍中缺载,至明、清时才复见于方志之中。天启 《滇志》 卷三十新化州 (今新平州) 有“菓葱”记载。“菓葱”,是“锅锉”的同音异写,是南诏、大理时期“锅锉蛮”中的一部分。另在道光《云南通志》所引的《清职贡图》及《伯麟图说》这两部书中分别记载了“锅锉”的同音异写。前者谈道:“苦聪,爨蛮之别种,今镇源有之。”后者谈道:“野古宗……于岩穴崒屼处与麋鹿为伍,无室庐也。镇源州有之。”这里,“苦聪”与 “古宗”指的都是《新唐书·南蛮传》中所出现的“锅锉”,均为其同音异写。近代苦聪人的语言一部分与拉祜族相近,一部分与哈尼族相近。在哈尼族中有一部分自称“哥搓”,此即为“锅锉”。因此,可以说,唐代的“锅锉蛮”,历经南诏、大理时期的发展分化及明清时期演化,有的形成拉祜族,有的加入哈尼族,还有的仍保留着“锅锉”即“苦聪”的古老民族称呼。

☚ 和蛮   徭 ☛

锅锉蛮

古代西南民族。首见于《新唐书·南蛮传》,唐初已分布在今云南金沙江南岸地带,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自后继续向南迁移,其后裔明清时称为“果葱”、“苦聪”、“苦宗”等。与今拉祜族特别是其中的苦聪人有渊源关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