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蜈蚣药名。 ❶见《福建民间草药》。又名龙角藤、鹿角草、地松柏、松筋草。为石松科植物垂穗石松Lycopodium cernuum L.的全草。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甘、淡,平。入肝、脾、肾经。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 ❶治风湿拘疼麻木,吐血,衄血,便血,黄疸,痢疾,目赤,跌打损伤。煎服:6~15g。 ❷煎水洗疮疖肿毒;炒存性研末油调搽带状疱疹,汤火伤;末敷刀伤出血。孕妇忌服。本品含垂石松碱、羟基垂石松碱、烟碱等多种生物碱,垂石松黄酮苷(Cernoside.),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三萜类,山芝烯二醇(Serratenediol);山芝烯三醇,21-表山芝烯三醇,芒柄花醇(Onocerine)等。铺地蜈蚣在体外对福氏、宋氏和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浸液及醇提物对实验性发热兔有解热作用。 ❷见《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铺地蜈蚣铺地蜈蚣,又名鸡盲草。石松科。多年生阴性半阴性铺地或半直立草本。药性凉,味甘。祛风止咳,清肝明目。主治风热眼赤肿痛,慢性支气管炎,黄疸型肝炎。其用法是: 药用全草。常用1—2两,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