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铸钱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铸钱监 铸钱监官署名。宋代于各产铜铸钱处置。掌铸造钱币之事。《宋史·食货志下二》:“后乃诏京西、淮南、两浙、江西、荆湖5路各置铸钱监,江西、湖南15万缗,余路10万缗为额,仍申熟钱斤重之限。” ☚ 铸印局 专门司 ☛ 铸钱监 铸钱监金朝管理制造钱币的机构。设在铸钱作坊所在地。从正隆三年(1158)到大定二十七年(1187)前后共设五监。正隆三年二月,在中都设宝源监与宝丰监。东曰宝源,西曰宝丰。在京兆设利用监。 ☚ 盐使司 交钞库 ☛ 铸钱监官署名,亦为官名。唐置,属少府。掌铸钱之事。铸钱共有七监,会昌中增至八监,大中初,三监废。各铸钱监置监一人,以所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副监一人,上佐判之;丞一人,判司判之;监事一人,以参军或县尉充任;录事、府、史,以士人充任。宋代于各州置铸钱监,监官各一人,亦隶少府监。 铸钱监监当局名。隶所在州府军监。 职源与沿革唐武德间已有官营钱监,及皇帝赐亲王、大臣炉私铸铜钱(《唐会要》卷89《泉货》)。宋初在京师及州郡置铸钱监(《长编》卷18辛卯)。真宗景德三年废京师铸钱监,改为“在京铸䥾务”(《长编》卷64十二月)。州县产铜、铁矿处设铸钱监,神宗熙宁间增置甚多。其后虽有增有减、屡有兴废,然迄南宋,铸钱监铸造铜、铁钱之制不废。 职掌官办铸钱监,按朝廷规定的年额,铸铜钱、铁钱。各监年额不等,如熙宁六年七月定京西、淮南、两浙路铸钱监年铸造铜钱十万贯,江西、荆湖南路铸钱监则年额为十五万贯,熙宁八年九月置岷州滔山监(铸钱监)年额四十万缗(《长编》卷246乙巳、卷268庚午)。铸铁、铜钱有规格,一贯熟铜钱重量为五斤,铁钱一贯重十二斤,不得轻于此标准(《长编》卷267戊申)。所铸造铜、铁钱,或交纳京师内藏库、或交本路转运司、或于上供之余留本路应付军需开支(《长编》卷246乙巳、卷270辛未、卷271己酉、卷272己巳、卷335戊寅)。 编制诸路州郡置铸钱监,视有无铜、铁矿产和有利可图与否而定。如江南东路一府、七州、二军,仅池州置永丰铸铜钱监、饶州置永平铸铜钱监(《宋史·地理志》4)。铸铜钱、铸铁钱有分工,如沔州济众监(《宋史·地理志》5),邛州惠民监、嘉州丰远监铸铁钱(《长编》卷97天禧五年十二月)。每铸钱监置监官一员。配备工匠,役夫数百人,工役多以配隶军人差充,如岷州滔山监工役为五百人(《长编》卷268庚午)。 简称钱监、监。《长编》卷145庚申条下:“本州铸钱监兵约二千人,……琦寻遣属官乘传往商於料简钱监役兵,其旧系沿边禁兵即令却归元配州军。”《宋史·地理志》4《江南西路》:“江州……监一:广宁 铸铜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