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银铸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金銀幣部 > 銀幣 > 銀鑄幣
銀鑄幣  yínzhùbì

銀質貨幣。始見於春秋。公元1974年,河北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地與河南扶溝先後發現銀鑄貝、布幣。或說河南所出銀布幣當係春秋時期。秦定幣制,銀爲器飾寳藏,不爲幣。漢武帝以前,銀鑄幣之形制不能具詳,貝、布之外,又見餅形者。湖北江陵楚墓中發現有包銀箔鉛餅。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造銀錫合金之“白金三品”,爲最早之見於文獻的法定銀鑄幣。唐末五代,白銀流通漸廣,其地位與金鑄幣倒轉。至宋代,行用範圍更爲擴大,雖不能與銅錢、紙幣抗衡,但朝廷給付、地方解税及民間饋贈、借貸、買賣田宅等,亦常用之。金國一向通用白銀,以五十兩爲一錠。金章宗時鑄“承安寳貨”自一兩至十兩五等,每兩折錢兩貫,公私均作現錢使用,爲正式的有法定計數之銀鑄幣之始。宋以前,銀鑄幣多作“鋌”形,即長方形。此後“錠”形漸起,並取而代之。“錠”作砝碼形或束腰綫版形。蒙古滅金,受其影響,民間亦以銀爲通用貨幣,銀鑄幣始作如馬蹄形之“元寳”形制。所發行的各種紙幣亦皆以銀爲本位。明代英宗正統年間,銀錠成爲正式法貨,田税、徭役等皆用之。清沿明制,銀兩爲主要的結算支付手段。南北朝以來,又有一種仿行用銅錢的“銀錢”,多作賞賜、祭祀、布施、饋贈、殉葬之用,交易中偶或用之。其實物以唐“開元通寳銀錢”爲最早。後歷代均有鑄行。外國近代“銀圓”,明世宗時傳入並漸廣流用。清乾隆年間始有仿製,多稱“銀餅”。後仿製漸多,繼有機鑄“銀圓”出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