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银行券发行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银行券发行制度

银行券发行制度

中国近代银行在发行兑换券时实行的制度。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英国。初期采取分散发行,即由银行各自发行。19世纪中叶后,逐渐改用集中发行制度,一般由中央银行独家发行。银行券是一种不定期的债务凭证,发行者应随时保证兑现。而1929年~1933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停止银行券的兑现,成为不兑现纸币。中国人自办的银行最先发行兑换券的是中国通商银行,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发行。以后官办的、官商合办的、商办的银行及省银行多家均发行过兑换券,其中较为著名的是1935年前的中国银行钞票和由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以“四行联合准备库”名义发行的中南银行钞票。中国近代银行兑换券发行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银行本身制订的发行规则、规程;一是政府对银行发行兑换券的管理办法、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发行总额、发行准备、准备金的保管、发行情况和准备金情况的检查与公告等。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所有私营银行均停止钞票发行,而国家银行发行的钞票已不是可兑现的银行兑换券,而是国家强制行使的纸币。

☚ 铜元制度   清末币制论争 ☛
银行券发行制度

银行券发行制度

一国有关银行券发行数额和保证的规定。一般由该国最高权力机构讨论通过,并以法令形式公布执行。其内容主要包括:
❶发行机构。
❷最高发行额。
❸发行的保证等。
银行券发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银行券发行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早在17世纪时,英国伦敦就有类似银行券的金匠券流通。进入18世纪以后,英国的商业银行已普遍利用发行银行券来增加自己的资金来源。最初,银行券由各家商业银行自行发行,没有统一的发行制度,发行银行只要在持券人要求兑现时,能保证付给金属货币或金属铸块即可。众多银行分散发行银行券,不利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因为规模不大的银行资本薄弱,业务活动范围较小,所发行的银行券只在当地和附近地区流通,不适应商品流通扩大的要求;这些银行还往往容易发生周转不灵、无力兑付其银行券的情况,因而常停业倒闭,造成支付中断,尤其在经济危机时期,更为频繁,加剧了经济动荡。
英国概况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欧洲国家,先后对银行券的发行作出一些规定。最早的是英国1844年通过的《英格兰银行条例》,由当时英国的首相比尔主持通过,因而又称《比尔条例》。条例规定:
❶英格兰银行没有金属保证的信用发行最高限额为1400万英镑,超过限额的发行要100%的金属保证。
❷新成立的银行无权发行银行券。原有发行权的商业银行(当时共有200多家),在停业或改组时则失去发行权;这时,英格兰银行即可相应增加信用发行限额,其增加额度的数额为这些银行发行总额的2/3。随着原有商业银行发行权的丧失,其后英格兰银行无金属保证的信用发行限额增加到1975万英镑,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法国概况 法国政府在1848年将法国银行券的发行权集中到法兰西银行。1870年规定法兰西银行的最高发行限额为18亿法国法郎,以后根据需要,法律可随时修订此限额;发行总额中的黄金保证比例由法兰西银行自行调节,法律无硬性规定。1928年,除规定最高发行限额外,还规定发行总额中至少要有35%的黄金保证。
美国概况 美国国会于1863年通过全国货币法案,建立国民银行制度,规定:
❶国民银行每发行90美元银行券,要向财政部交100美元公债作保证,以便万一发行银行倒闭,财政部可出售公债,偿付持券人。
❷州银行发行银行券,要按发行总额交纳10%(年率)发行税。之后,1913年通过联邦储备法,规定:银行券发行权集中在联邦储备银行;黄金保证不得低于发行总额的40%;允许降低黄金保证的比例,但低于规定比例(40%)部分要交发行税。实行税率累进,黄金保证比例降低越多,税率越高。
德国概况 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对本国银行券发行作出类似规定。德国与英国相似,1875年规定:国家银行没有黄金保证的信用发行最高限额为2.5亿马克;但允许有条件的超额发行。即:
❶超额部分要交纳5%的发行税。
❷黄金保证不能低于发行总额的1/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俄国是模仿英国的,规定信用发行最高限额为三亿卢布,超过限额要十足黄金保证。
中国概况 中国清朝政府在宣统二年(1910年)也曾制定《兑换纸币则例》,其第三条规定:“大清银行应照发行纸币数目,常时存储五成现款以备兑换,其余亦须有确实之有价证券为准备”。第六条又规定,遇市面紧迫时,经度支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核准,得于第三条发行额以外增加发行,但要交纳发行税6%(年率),或由度支部临时酌定税率。1928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兑换券章程》规定:“兑换券的发行以60%为现金准备(包括现币和生金、银),40%为保证准备(包括财政部的有价证券和短期的商业票据)。
现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金本位货币制度大大削弱,各国都修改了银行券发行制度,其变动的主要内容是:
❶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
❷信用发行的比例增大,黄金保证的比例降低。
❸许多国家把所持有的外汇作为黄金保证的一部分。
❹允许有条件的超过规定限额发行或降低黄金保证比例,以增加银行券发行的弹性。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金本位货币制度彻底崩溃,可兑现的银行券制度随之解体。

☚ 银行券   货币发行制度 ☛
000001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