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陵墓雕塑 > 銅獨角獸 銅獨角獸 tóngdújiǎoshòu 東漢銅鑄製品。置於雙室磚墓前室,以驅邪避祟,鎮守墓室。公元1956年甘肅酒泉下河清第十八號墓出土。長七五厘米,高二十厘米。遍體鱗甲,口張舌出,兩耳直伸於頸旁,獨角前衝而斜下,四足偏直,腰略下彎,頸部弓起,尾爲薄片,向上高舉。尾、角及四肢分别以嵌插、拼接法與頭部、軀體相連。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铜独角兽东汉器物。1956年甘肃省酒泉下河清出土。青铜制,属于镇墓之用的模型。独角兽全身长75厘米、高20厘米。出土时放置在墓室的前端,头向门外,身有鳞甲,张口吐舌,两耳伸于颈旁,独角前冲而斜下,四足扁直,腰略下弯,尾呈薄片,向上劲挺,颇为威武雄健。此兽名为獬豸。汉杨孚在《异物志》中云:“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