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铜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铜人 铜人指针灸铜人。是铜铸造的针灸人体模型。北宋著名针灸家王惟一,总结过去医家以及劳动人民的针灸学经验,对经络、穴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定。于1027年设计并铸成针灸铜人孔穴模型两具,分腑脏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作为教学和考试医生之用。据传,在教学和考试时,将水银注灌入铜人孔穴中,以黄蜡封口、涂没标记。按穴施针时,刺中穴道,水银即泻出。在武术的穴法或点穴法中,也有人以针灸铜人为学习取穴的准绳。《王征南墓志铭》:“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 ☚ 射雉 子午流注法 ☛ 雕像 雕像用泥、土等塑的人像:偶(泥偶;土偶;土偶人) 泥人 泥像 塑像 土人 土梗 土禺人 土耦人 另见:塑造 雕刻 ☚ 画像 佛像 ☛ 铜人即《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❶以铜质制成的人体经穴模型。1026年(宋天圣四年)王惟一奉敕创制。铜人内列脏腑,外标经穴,有孔通其内,其旁以错金注出穴名,专供针灸教学之用。明、清以后又制造过大小铜人多座。 铜人即针灸铜人。用于针灸教学、练习和考核的铜制人体模型。见该条。 铜人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 铜人亦称铜鐻、金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收缴全国的兵器,聚之咸阳,在钟官城(今户县东北)加以销毁,铸铜人12,各重24万斤,置于咸阳阿房宫前。汉时又徙置长乐宫大夏殿前。东汉末年,董卓盘据长安时,销毁了铜人10,铸为小钱。其余2铜人,魏明帝又于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派人徙至洛阳,中途因重不可致,遂留至霸城以东,后人遂称此地为铜人原。五胡十六国时期石季龙又徙之于邺,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又徙入长安而销毁。 ☚ 汉砚 骀荡宫铜壶 ☛ 铜人tóngrén即针灸铜人。详该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