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铙 铙❶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形体较小,下面有柄可执,用槌击之发音。商代较为盛行,多以大小不等的三枚或五枚为一组。铙体上一般饰以花纹。《周礼·地官·鼓人》称:“以金铙止鼓。” ☚ 简板 钹 ☛ 铙读音n·ao(ˊ),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女交切,平,肴韵。 上一条: 橈 下一条: 鐃 铙挠nǎo通“挠”,扰乱。关中指“铙钹”中的一种小 ![]() ![]() 铙鐃náo❶古代军中的铜制打击乐器,有短柄,像铃铛而中间没有舌,用锤敲击发声。行军时用铙声制止击鼓。 铙náo❶ 古代铜制圆形乐器,常与钹配合演奏。 铙náo一种打击乐器,铜制,两面为一对,相互拍打发声:早有前面法鼓金~,幢幡宝盖,铁槛寺接灵众僧齐至。(十五·308)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板鐸鐃缶 > 鐃 鐃 náo 古代軍中打擊樂器。銅製,形如鈴而大,無舌,有短柄,用時執柄口朝上,以槌擊之發聲。用於行軍,鳴之以止鼓。《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饒止鼓。”鄭玄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又《夏官·大司馬》:“鳴鐃且却。”鄭玄注:“鐃所以止鼓,軍退,卒長鳴鐃以和衆,鼓人爲止之也。”《通典·樂四》:“鐃如編鐘而無舌有柄,摇之以止鼓。”一九八五年湖南株洲溧沙井鄉出土一西周銅鐃,通高三九·五厘米,重九·一公斤,銑間寬二十厘米,于間寬十四厘米。甬上有旋,旋上刻有“C”形紋,篆間飾有雲雷紋,銑部兩邊各有十八乳,乳高一·五厘米。參閱羅振玉《古器物識小録·鐃》。 鐃 铙*鐃naoEEF3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梆(梆子;南~) 简(简板;简版) 木鱼 拊搏 ☚ 打击乐器 钟 ☛ 铙古代军乐器名。行军作战,鸣铙且退。其形制体短而宽,有中空的短柄,插入木柄后可执,以槌击之而鸣。以金铙止鼓。《周礼·地官》:“以金铎止鼓。”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 铙满族打击乐器。铜质,形制均同钹,只在隆起处小于钹。清宫廷用于演奏卤簿乐中之行幸乐。 铙náo❶中间突起部分比钹小的打击乐器。 铙(鐃)náo ❶ (一种打击乐器) big cymbals 铙big cymbals 铙金类铜质击奏乐器。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遣策记“一铙”,并出土有实物1件。其圆柄较长,首端箍状,通体黑亮。于宽9.5厘米、舞径7厘米、柄长11.5厘米、通长27.5厘米。 △铙(鐃)náo11画 金部 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