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坎特伯雷故事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坎特伯雷故事集》《坎特伯雷故事集》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诗人乔叟(约1340—1400)的代表作。“故事集”的总引叙述了一群朝山进香的人到坎特伯雷去,在旅途上轮流讲故事消遣,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些“香客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武士、僧侣、修道、侍从、商人、乡绅、差役、农民、水手、医生、学者、小手工业者等。他们有不同的社会经历和各自的性格、风度、趣味。可以说,“总引”所展示的图景就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故事集”的各类故事,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乐观精神,他在揭发批判封建道德与教会禁欲主义罪恶的同时,也讴歌了追求幸福、自由的人们和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作者从市民立场出发,否定封建礼教,反对不合时宜的骑士式的爱情(《武士的故事》),讽刺僧侣的伪善卑劣(《法庭差役的故事》),抨击有产者的贪婪(《商人的故事》)和金钱的罪恶(《赦罪僧的故事》)。作者在揭发批判社会黑暗时,也歌颂了人间的光明,在巴斯妇(《开场白》)及其故事中,作者大力提倡婚姻自主,尊重女权。乔叟热情地赞美乡村牧师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并且将牧师的弟弟(一个自耕农)树立为热爱劳动、忠厚老实的榜样。在他的笔下,“自由农”讲述的关于夫妇之间彼此信赖、互敬互爱的故事,有显著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故事集”也有宣扬放纵情欲、服从“天命”的篇章,甚至在好的故事中也夹杂着消极思想。 “故事集”可能受过薄迦丘《十日谈》的影响,采用“框形结构”的传统,把零星的、分散的故事予以组织、串联,使这个短篇小说集成为统一的艺术形式。“故事集”包括各类故事24篇(原计划写作120篇左右),此外还有“总引”、各故事前面的“小引”、“开场语”和“收场语”。24篇故事中,有两篇散文,其余的都是诗体。“故事集”在人物塑造、叙事方式、语言运用方面都有独创性,特别是“双韵诗体”,为英国诗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故事集”继承并发展了中古人民口头创作与城市文学的传统,它包容着中古各种文学体裁,如骑士传奇,圣母传说,鸟兽寓言、俚俗故事、短篇童话等,但最可贵的是它能超越这些体裁,艺术地组成一部崭新的现实主义作品。”故事集”中关于骑士文学和教会僧侣文学形式的“戏拟”,就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和推陈出新的要求。 坎特伯雷故事集 《坎特伯雷故事集》英国诗人乔叟的代表作。它以一批从伦敦去坎特伯雷朝圣香客的旅行为线索,将24个诗体或散文故事连为一体。在序中,生动地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朝圣香客,宛如一幅14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 乔叟像《坎特伯雷故事集》插图 ☚ 印度之行 化身博士 ☛ 坎特伯雷故事集短篇故事集。乔叟作。全书收有1篇总引和23篇故事。其中两篇是散文。其余都是诗体。写一群到坎特伯雷去朝圣的人,在旅途中轮流讲述的故事。作品刻画了不同阶层的人物,讽刺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丑恶,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