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railway carrying capacity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内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固定设备包括区间、车站、机务段设备及整备设备、给水设备和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按照铁路区段各项固定设备计算的铁路通过能力又称为区间通过能力、车站通过能力等,其中的最小值即为铁路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 ☚ 铁路运输能力 区间通过能力 ☛ 铁路通过能力某一铁路线或区段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列车对数。有时也用车辆数或载重吨数表示。 铁路通过能力亦称“铁路线路(或区段)通过能力”。在一定的线路或区段内,在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和技术设备条件下,单线线路或区段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对数(以对/天为单位),或者复线线路或区段一个方向所能通过的最大列数(以列/天为单位)。 铁路通过能力,受到线路或区段的区间、车站、机务设备、给水设备、供电设备(电气化铁路)能力的限制。铁路所能实现的通过能力,则为上述设备中最薄弱部分所限制的通过能力,即以其中最小的那项设备通过能力作为该线路或段区的通过能力(限制通过能力)。设计铁路新线时,一般是根据区间通过能力,设计其他设备能力,使之相互协调,且都不小于区间通过能力。提高铁路既有线(旧线)通过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线路标准,改善线路平面与纵断面,削减限制坡度,增大曲线半径,增设车站,延长站线或部分区间复线,全线修建第二线;改变牵引动力,采用大功率机车或双机、多机加力牵引;改用先进的信、联、闭装置;修建电气化铁路;采用科学的运营管理方法及实现电子引车调度指挥系统;等等。 所谓区间,是为了安全和有效地组织列车运行,以车站和线路所为分界点将铁路线路划分为许多线段,分别称为站间区间和所间区间,统称区间。 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亦称“铁路线路通过能力。”在一定的线路或区段内,根据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技术设备状况,在一昼夜内通过该线路或区段最大列车数量或货物吨数。它是根据铁路各种设备综合平衡计算的能力。即车站通过能力、机务设备和供电供水设备通过能力等项中最小一项的通过能力为该线路或区段的通过能力。提高铁路通过能力的主要办法是: ❶提高线路等级; ❷增加复线; ❸铁路电气化; ❹采用大马力机车; ❺采用先进通信、联锁、闭塞设备; ❻采用科学管理方法; ❼增强最小项设备的通过能力等。 ☚ 铁路旅客运输 铁路营业里程 ☛ 00004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