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图尔珲台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图尔珲台吉?—1653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初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两岸、雅梅什湖周围。明朝末年,继承父业,统辖准噶尔,成为“丘尔干”(会盟)的盟主之一。后来制定了《蒙古卫拉特法典》,奠定了准噶尔部的兴起和发展。清初,多次向朝廷奉贡,抵制沙俄向准噶尔扩张。 巴图尔珲台吉?—1653准噶尔部贵族首领。哈拉忽喇长子。名和多和沁。1616年在额尔齐斯河岸游牧。明崇祯八年(1635)父死继位,成为厄鲁特珲台吉。被达赖五世授予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称号。势力渐盛。十三年与喀尔喀蒙古联合召开蒙古各部封建主会议,制定了《察津·毕其格》法规,即《蒙古厄鲁特法典》,俗称《卫拉特法典》。与固始汗等联名向清朝奉表贡。在准噶尔提倡信仰喇嘛教(格鲁派),兴修四座寺庙。支持咱雅班第达根据厄鲁特方言特点,在回鹘字蒙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托忒文。为加强各部间和睦关系,相继与土尔扈特部和鄂尔勒克,和硕特部鄂齐尔汗联姻。采取措施发展畜牧业,并利用布哈拉移民发展农业,吸收外地工匠进行建筑和制造手工业品。促进准噶尔兴起和发展。 巴图尔珲台吉 巴图尔珲台吉1635—1653年在位哈喇忽剌之子,名和多和沁。1635年,达赖喇嘛梵封其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因以得名。“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巴图尔”,蒙语,意为勇士。“珲台吉”,蒙语,或说源于汉语皇太子,是仅次于汗之尊号。巴图尔珲台吉1616年时即与其父分居,奉命驻守在额尔齐斯河中游两岸、雅梅什湖周围一带。雅梅什湖,我国文献称之为达布逊淖尔,蒙古语意为盐湖。1613年起,沙俄即不断派人进行掠夺。1634年,巴图尔珲台吉指挥200多兵士,包围了来雅梅什湖掠夺的沙俄人员,“下决心不让俄国人从雅梅什湖取得食盐”。巴图尔珲台吉在位期间,国内外形势及卫拉特蒙古各部之间都经历着巨大变化。就国内而言,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4年其子皇太极打败察哈尔部林丹汗,1635年林丹汗之子额哲投降后金,并献元传国玉玺。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迅速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国外沙皇俄国自1581年越过乌拉尔山东进,迅速占领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并溯河而上,侵犯我黑龙江流域、喀尔喀蒙古及卫拉特蒙古地区。在卫拉特内部,土尔扈特部和鄂尔勒克已于1628年率部西迁。西藏格鲁派正面临危机,达赖喇嘛集团这时给和多和沁以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的尊号,自然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所以,1636年巴图尔珲台吉作为顾实汗的主要盟友,一起进军青海。但蒙古各部仍面临上述诸多问题需商讨解决。在此背景下,巴图尔珲台吉和喀尔喀扎萨克图汗共同倡议,于1640年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了喀尔喀、卫拉特各部首领会议。会议讨论了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制定了著名的《蒙古——卫拉特法典》。约在此时,绰罗斯被称为准噶尔、巴图尔珲台吉实为准噶尔兀鲁斯的奠基人。他不但重视畜牧业,而且还重视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他主张和清政府通好,1646年,他和顾实汗等卫拉特各部23名首领一起,联名向清朝通好,以后又独自遣使入京。在他执政的18年中,沙俄派往准噶尔的使者或使团共17次,在与沙俄的外交交往中,巴图尔珲台吉始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他十分注意修好与卫拉特各部的关系,在当时,主要手段是联姻。从青海返回时,顾实汗曾将女儿嫁给他,他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顾实汗之侄鄂齐尔图这位卫拉特未来的盟主。土尔扈特虽远徙伏尔加河,他仍娶和鄂乐勒克之女达喇·乌巴·萨勒扎为妻,又将女儿嫁给和鄂尔勒克之孙朋楚克,生子即著名的阿玉奇汗。他长期将阿玉奇抚养在身边,直到阿玉奇祖父书库尔岱青1654年从西藏返回时才将阿玉奇带回。在托忒文文献中,经常把他与和硕特的鄂齐尔图并称为“合约尔台吉”,即二位台吉,这说明他们在卫拉特各部中的地位。 ☚ 哈喇忽剌 僧格 ☛ 巴图尔珲台吉?—1653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名和多和沁。绰罗斯氏。※哈喇忽剌长子。一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左右,与父分居,驻牧于额尔齐斯河两岸、亚梅什湖周围。崇祯七年(1634)父死后,嗣位。翌年,达赖喇嘛授予“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称号。承父业,统辖准噶尔,与鄂齐尔图并为“楚固拉干”(会盟)盟主。借助东西蒙古共同信奉藏传佛教的有利条件,调整并改进与喀尔喀的关系,结束两者之间近百年的纷争。十年(1637),率军助和硕特部固始汗击败青海却图汗。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与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共同召开卫拉特、喀尔喀各部封建主大会,组成广泛的同盟,增强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并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对协调诸部关系,巩固封建秩序起过一定作用,使各部首领进一步取得谅解,加强了联系。为扩展势力及改善与诸部关系,以女嫁和硕特部鄂齐尔图、土尔扈特部朋楚克,并娶和鄂尔勒克及固始汗女为妻,结成姻亲。在向西向南发展过程中,与哈萨克、柯尔克孜、诺盖等发生冲突,采用战和两手,使之归服。与清廷保持通贡遣使关系。顺治三年(1646),与固始汗等联名向清奉贡表。七年(1650),再遣使入贡。和俄国也有使臣、贸易往来,但对沙俄向准噶尔地区扩展的行径,则坚决予以抵制。在位期间,采取措施,促进准噶尔地区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于和布克赛尔修建寺院、货栈、住房等,形成具有城镇雏型的居民点,为准噶尔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