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钴鉧潭西小丘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钴鉧潭西小丘记

 

[唐]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11)。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12),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13),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14),以效兹丘之下(15)。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16),瀯瀯之声与耳谋(17),悠然而虚者与神谋(18),渊然而静者与心谋(19)。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20),虽古好事之士(21),或未能至焉。
 噫!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22),则贵游之士争买者(23),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24),贾四百(25),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26)?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注释〕
 ①本篇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②据《始得西山宴游记》,得西山遮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九月二十八日。是年九月小,后八日,为十月初七。③寻,沿着。道,用作动词,行走之意。步,唐时营造尺(一尺合0.三二公尺)五尺为一步。④湍,急流。浚,深。鱼梁,阻水的堰,用土石砌成,中留缺口,用竹笱拦住,以便捕鱼。⑤偃蹇(yan jian演简),高耸的样子。负土而出,顶着土耸出来。⑥嵚(qin钦)然,倾侧的样子。相累,重叠堆积。⑦冲然,向前突起的样子。角列,争着挤入前面的行列。角,较量,竞争。列,行列,队伍。⑧罴(pi皮),人熊。⑨笼,装进袖子里。⑩货而不售,标价出卖却卖不出去。货,出卖。售,卖出。(11)售,此处意为“买”。(12)李深源、元克己,作者的朋友,当时也同被贬居永州。(13)嘉木,美好的树木。(14)举,都。熙熙然,和乐的样子。回巧献技,运用智巧,表演技艺。回,运转。献,表现。巧、技,同义互文。(15)效,呈献。(16)清泠(ling灵),清凉明爽。谋,本为“商量”之意,这里引申为“接触”。(17)瀯(ying营)瀯,水流声。(18)悠然而虚,悠远空阔的境界。神,精神。(19)渊然而静,深沉宁静的境界。(20)不匝(za扎)旬,不满十天。匝,周,遍。得异地者二,买到钴鉧潭上和潭西小丘两处胜地。(21)好(hao耗)事,喜欢多事。这里指喜爱风景。(22)沣(feng丰),水名,流经今西安市西北。周文王于沣水西岸建丰京。镐,地名。周武王于沣水东岸建镐京,在今西安市西南。(hu户),县名,今陕西户县,在今西安市西南。杜,杜曲,地名,在今西安市南。以上四处都在唐代都城长安附近,当时豪门贵族多居住在这些地区。(23)贵游之士,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24)陋之,以为小丘很简陋,看不起它。(25)贾,同“价”。(26)遭,遭际,遇合。
 
 〔分析〕
 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三篇,题为“小丘”,一开始却先交代钴鉧潭的具体位置,以及发现潭的时间,补前篇所未及,很自然地体现了本文与前篇既连贯又彼此独立的关系。小丘下面是“当湍而浚”的鱼梁,与后文的溪流和水声遥相呼应;小丘上面“生竹树”,则与后文的草、木、竹,或去或留,铲刈焚烧,先后关照。这两句看似无关紧要,实则都为伏笔,作者是一个字也不肯虚设的。
 钴鉧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通过“负土而出”的“负”字和“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使我们仿佛眼看着这些石头一个个拼足气力顶开土壤冒了出来。真正把石头写活了! 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当然也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那些向下倾侧的石头,以“牛马之饮于溪”来比喻,用“相累”二字来形容,如见成群的牛马,此推彼拥,向丘下奔去;那些向上直冲的石头,以“熊罴之登于山”来比喻,用“角列”二字来形容,如见众多的熊罴,你挤我撞,向丘顶攀援。章士钊评此为“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作者写丘的“小”,小到“不能一亩”,已足够说明问题,然而太实,也就太平淡,于是运用艺术上的夸张,接加一句“可以笼而有之”。虽然谁都知道,不要说一亩,就是一分、一厘,也是绝对装不进袖子里去的;但正是作者这种有意识的夸张,我们反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小丘的“小”,小得玲珑可爱。苏东坡“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文登蓬莱阁下石壁……作诗遗垂慈堂老人》),恐怕也是由此得到启发的吧!
 如此美好奇特的小丘,理应受到主人的重视,游客的赏识,想不到,它竟是主人的“弃地”! “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还“连岁不能售”。几句问答,数层转折,充分显示了小丘的可怜,震动了作者那颗富于情感的心,激起了他的同情和不平,(是巧合吗?那主人偏偏姓“唐”!)他不忍看小丘继续这样被弃置下去。“怜”是“售之”的思想基础,这个“怜”字,为结尾的感慨作了铺垫。
 得到了小丘,立刻动手整治。一个“即”字,显出毫不犹豫的坚决态度。可以想像,作者在观察小丘的时候,已经对碍眼妨步的秽草恶木由衷厌恶;但是,小丘不是他的,他无可奈何。而当他一旦成为小丘的主人,便迫不及待地立即拿起工具,铲的铲,割的割,砍的砍,还不满足,竟至“烈火而焚之”,深恶痛绝,去除务尽。引人深思的是,他所痛恨的仅仅是自然界的秽草恶木吗?当然不是。这与杜甫的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寄严郑公》),“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仇”(《除草》),可谓异曲同工,后先辉映。他们都是在借草木松竹来表现自己毫不妥协的精神,抒发自己那实现不了的政治抱负。可以设想,如果作者能掌握政治权力,他必将一如既往地把那些推行苛政、盘剥人民、迫害忠良的宦官、军阀、贪官污吏像秽草恶木一样统统清除干净。然而,他手中只有这个小丘! 当铲刈焚烧之后,嘉木、美竹、奇石一下子展现在新主人的眼前,小丘重新恢复了它天然幽美的风姿,此时作者心中的痛快,大概也不亚于永贞革新期间的禁宫市、豁赋税、惩奸臣吧! 六朝的山水小品以写景明丽见长,固然脍炙人口,但比之写景中兼有炽烈情感的《永州八记》来,自有上下床之别。这恐怕也是《永州八记》之所以能传诵千古的主要原因。
 树木石之外,没有更多的景物可写,换了一般的文人,也可能就此止笔。作者则不然,他先拓开一步,放眼而望,把四周上下的风光都纳入小丘的范围。向上看,高山环绕,白云飘浮;向下看,溪水流漾,鸟兽遨游。这些又都是立足于小丘,与登高望远的辽旷开阔气象完全不同,用笔极有斟酌。然后他再深入一步,从外在的欣赏进到内心的感受。枕席而卧,耳目所接,清泠之景,之声,是天籁,是化工。 这时候连人也融化在自然之中,万念俱泯,身心两忘,人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不复存在了! 这样的构思,真可称独具匠心。写法上也很特别,他是主体,周围的一切都向他“回巧献技”,向他的耳目心神靠拢过来,充分表现了他作为小丘主人的无限得意。
 得意之余,回想发现和得到小丘的过程,不禁感慨系之。小丘就是小丘,放在帝畿则为名胜,在远州则为弃地,环境对命运是何等重要! 被弃置的小丘,“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为作者和他的朋友所赏识,从而彻底改变了命运,而这仅仅是出于偶然的机缘遇合,太难得了,因此才值得庆贺,值得大书特书。在这里,作者用的是诗的比体,一个字也没有提到自己的遭际,却又令人感到处处是在说自己。比起直抒胸臆,大发牢骚来,为读者留下了更多想像回味的余地。

 〔评说〕
 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结处忽发感喟,反覆曲折,此神来之候也。记中又开一体。”
 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前幅平平写来,意只寻常。而立名造语,自有别趣。至末从小丘上发出一段感慨,为兹丘致贺;贺兹丘,所以自吊也。”
 林云铭《古文析义》:“子厚游记,篇篇入妙,不必复通。此作把丘中之石,及既售得之后,色色写得生活,尤为难得。”

《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 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 “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注〕 ① 钴鉧潭: 宋范成大《骖鸾录》: “渡潇水即至愚溪,溪上愚亭以祠子厚。路旁有钴鉧潭。钴鉧,熨斗也,潭状似之。其地如大小石渠石涧之类,询之皆芜没篁竹中,无能的知其处者。”宋王象之《舆地纪胜》: “永州: 钴鉧潭,在州西五里,即冉溪别派也,其间水石尤异,柳子厚有记。” ② 西山: 山名。《清一统志》: “永州府: 西山在零陵(今湖南永州)县西。县治在县西隔河二里,自朝阳岩起,至黄茅岭北,长亘数里,皆西山也。” ③ 沣、镐、鄠、杜: 沣(fēng 丰),水名,即沣水,源出陕西秦岭山中,北流至西安市西北,最后注入渭水。镐(hào 浩),地名,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周武王曾迁都于此,称镐京。鄠(hù 户),地名,今陕西户县,在今西安市西南。杜,地名,故地在今西安市东南。均在唐都城长安附近,为当时豪门贵族集中居住的地区。

这是《永州八记》的第三篇。开头几句,照应前两篇,点出西山、钴鉧潭和小丘的发现经过及其位置,并为后面“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预留伏线。接下去,即抓住小丘的“异”处,描绘满布丘上的嶙嶙奇石。在一般人看来,那些毫无生命的石头本来就暴露在那里;但在作者眼中,却是“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这是说: 那埋于泥土之中,不见天日的石头,不甘埋没,愤然突破地面,顶土而出,争作奇状,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构思何等新颖!这一句二十来个字,既写出了石数之多、石态之奇,又化静为动,传达了奇石的感情。石头无所谓感情,自然是作者移入的。而一经移入,那形象就立刻栩栩欲活。清王夫之说过: “烟云泉石,寓意则灵。”(《薑斋诗话》卷下)一点也不假。但“意”绝不能生硬地“寓”。在这里,作者即景会心,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契合无间,从而创造了独特的境界,既寓了“意”,又妙合自然。

作者于总写众石之后,又分写其中的两类: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若牛马”、“若熊罴”的比喻本来很寻常,但和“相累而下”、“角列而上”及“饮于溪”、“登于山”结合起来,就显得生气勃勃。而“饮于溪”又带出丘下景物,与前面“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相应。

一个“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的小丘似乎没有什么好写,作者却写得这样生动,这样诱人。

当然,作者不是为写小丘而写小丘。他着力写小丘的特异,甚至给丘上的“奇”石注入理想,这都是为了反跌下文。小丘有众石“争为奇状”,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问其主,曰: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 ‘止四百。’”这就是它的遭遇!

“余怜而售之”中的“怜”,乃是“同病相怜”的“怜”,怜小丘正所以怜自己。但仍不肯泄露主题,却用同游者的“大喜”作为反衬(“大喜”者,喜小丘之贱,出乎意料也),与前一篇《钴鉧潭记》用“乐”字异中有同。作者“怜”,同游者“喜”,虽然心情各别,却同样是“人弃我取”。不但取,而且在取得之后,刮垢磨光,让那被人遗弃的小丘变得更美好。“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等句,很有点“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的意味。稍不同者,杜诗所表现的是长新松、斩恶竹的愿望,而这里则已经付诸行动。像新松一样,嘉木、美竹自然越高越好;但不能揠苗助长。铲去秽草,伐掉恶木,则原来被淹没的嘉木、美竹就自然会显露出来,拂日凌云的前景是不难预卜的。

何况,秽草、恶木既除,不仅“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而且整个天地都为之开朗。“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这个小丘,不是也可以使作者“乐居夷而忘故土”吗?但他并不蹈袭前篇,却用一组排句,实写“枕席而卧”于小丘之上的时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几乎达到了“与万化冥合”的境界。而“清泠之状”与“之声”,又分明指的是丘下二十五步以外的钴鉧潭。于是回顾首段,遥应前篇,绾合潭、丘,作一小结: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之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看来他是十分得意的。

这得意,其实是失意的特殊表现形式,读者已不难领会;但如果就此收束,仍嫌意有未足。因而又以抒情的、跌宕多姿的文笔略作发挥: 先对小丘的未能致身于繁华的京城郊区而远弃荒凉的永州表示痛惜,反转来又对小丘得到他与同游者的赏识表示庆贺。尽管始终没有讲他自己,但“今弃是州也”的小丘的遭遇,不正是他自己的遭遇吗?被人遗弃的小丘还会得到他与同游者的赏识,而他自己呢?“贺兹丘之遭”,不过是自伤不遇罢了。故清人储欣评曰: “寓意至远,令人殊难为怀。”(《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

字数:2376
霍松林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古典文学作品《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 可可诗词网

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2],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3]。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4],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5],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6],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7]。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8]。”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9],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10],铲刈秽草[11],伐去恶木〔12〕,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13〕,举熙熙然回巧献技〔14〕,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15〕,则清泠之状与目谋〔16〕,瀯瀯之声与耳谋〔17〕,悠然而虚者与神谋〔18〕,渊然而静者与心谋〔19〕。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20〕,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21〕,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22〕,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23〕!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1〕本篇选自世綵堂本《柳河东集》卷二九。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柳宗元于永贞元年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之胜,作者心情郁闷,于是借游赏山水寄托情思。作于永州期间的以“永州八记”最为著名。本篇居“八记”之三。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大大丰富了描绘自然山水的艺术技巧,从而开拓了散文创作的一个新领域,确立了山水游记在散文中的独立地位。范成大《骖鸾录》:“渡潇水即至愚溪,溪上愚亭以祠子厚。路旁有钴鉧潭,钴鉧,熨斗也,潭状似之。其地如大小石渠石涧之类,询之皆芜没篁竹中,无能的知其处者。”
 〔2〕得西山后八日:指西山游后的第八天。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二里。“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所记日期为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3〕“当湍而浚”一句:谓在水急而深的地方有一座鱼梁。湍,急流。浚,深。鱼梁,捕鱼用的石堰,中空,留一缺口,以笱承之,鱼随水流入,便不能复出。
 〔4〕突怒偃蹇:形容山石奇崛的状态。突怒,高起貌。偃蹇,屈曲起伏貌。〔5〕嵚(qin)然:山石耸立的样子。相累:层层相叠。
 〔6〕冲然:突起貌。角列:倾斜着排列。
 〔7〕笼:这里作动词用,意谓几乎可以装入笼中。
 〔8〕货而不售:出卖却没有卖出。货,卖。售,卖出。
 〔9〕李深源、元克己;作者友人。李深源名幼清,原任太府卿。元克己原任侍御史,此时同贬居永州。
 〔10〕器用:器具。
 [11]秽草:杂草。
 [12]恶木:不成材的杂树。
 [13]鸟兽之遨游:一本“鸟兽”下有“鱼鳖”二字。
 [14]举:都。熙熙然:和乐的样子。回巧献技:呈献出各种巧妙和技艺。
 [15]枕席而卧:意谓就小丘枕石席地而卧。
 [16]清泠(ling):指天宇的清澈明净。谋:合。
 [17](ying):流水声。
 [18]悠然:空虚的样子。指天空。
 [19]渊然:静默的样子。指小丘。
 [20]不匝旬:不满十天。异地者二:指钴鉧潭和小丘。
 [21]沣(feng)、镐(hao)、鄠(hu)、杜:皆为长安附近的地名。沣,本为水名,借为酆,邑名,在今陕西户县东,周文王所都。镐,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周武王所都。鄠,汉县名,上林苑所在,今陕西户县。杜,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
 [22]贾:通“价”,作价。
 [23]遭:遭际,遇合。
 
 这篇文章描写钴鉧潭西面的小丘,首段写小丘之石:“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描写最为生动,这样就将本无生命的石头写活了。写小丘周围之境界,笔致幽冷,实为作者本人心境的反映。篇末贺小丘终于遭逢赏识之主,所寄托的感慨是不言而喻的。洪迈《容斋三笔》卷九说:“柳子厚《钴鉧潭西小丘记》云……苏子美(舜钦)《沧浪亭记》云……予谓二境之胜绝如此,至于人弃不售,安知其后卒为名人赏践。如沧浪亭者,今为韩蕲王家所有,价值数百万矣,但钴鉧复埋没不可识。士之处世,遇与不遇,其亦如是哉!”《古文观止》的编选者亦评此篇曰:“至末从小丘上发出一段感慨,为兹丘致贺,贺兹丘,所以自吊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唐柳宗元撰。这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三篇,文章写钴鉧潭西小丘景色的奇异和它为人所弃的遭遇,以及作者由此产生的感慨,开头即照应前两篇,点出西山、钴鉧潭和小丘的发现经过及其方位、距离,由此可见这组游记各篇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贯的特点。本篇突出地运用了暗喻。作者极力描写小丘经过“铲刈秽草,伐去恶木”所显露出来的被隐蔽的美,并用自己陶醉其中的感受来衬托这种难得的特异之美,是为了借这块“唐氏之弃地”自况,暗寓自己被唐王朝放逐远州,不能施展才能的抑郁之情;又以小丘价廉而“连岁不能售”,隐含自己不被人知、久贬不迁的愤懑不平。篇末贺小丘终被人识,既反衬自伤不遇,也蕴蓄着欣羡与期待。由于运用了以乐言忧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现自己心境,使全篇笔致幽冷,寄慨深远。本文还成功地运用了比拟手法。如把小丘上的群石比为牛马饮溪,熊罴登山,化静为动,肖貌传神,把无生命的石头写活了。又如把天色、水声、空灵的境界、幽静的气氛都赋以灵性、以人格化,使之与自己的耳目心神默契相会,从而写出了难以言传的佳趣。此外,在章法上的埋伏照应,布置自然,浑化无迹,都值得反复体味。

☚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
000067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