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针刺疗法在口腔科的应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针刺疗法在口腔科的应用

针刺疗法在口腔科的应用

针刺疗法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大致有三方面,即针刺的止痛作用、防御免疫作用及对组织、器官、血液的调节作用。针刺对牙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和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又在总结民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耳针、电针、穴位按摩等方法。
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常用的针刺疗法有:
❶牙痛:在急性牙髓炎时发生的自发性剧痛,针刺可作为应急处理使疼痛缓解。常用穴为合谷,配穴为颊车、下关。
❷三叉神经痛:常用穴为攒竹、四白、下关、承浆。配穴为合谷、内庭、太冲、足三里。可按疼痛的区域选用穴位针刺: 第一支痛用攒竹,针尖宜向外下方刺入,使感应放射至额部;第二支用四白,针尖宜向上方刺入,使感应放射至上唇部;第三支痛用下关、承浆,承浆针尖宜向下方刺入,使感应放射到下唇。也可用间歇运针法。耳针可在耳部的“额”、“上颌”、“下颌”、“交感”区敏感点上针刺,捻转数分钟,找到有效点后可用埋针法。本法对原发性及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均有止痛效果。
❸面神经麻痹: 常用穴为翳风、四白、地仓、牵正,配穴为人中、承浆、太阳、合谷。以常用穴为主,四白宜直刺,或从上向下刺;阳白宜透鱼腰;地仓宜透颊车。每天或隔天针刺一次。中枢性面瘫可酌减面上穴位而辅以肢体部的穴位。
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常用穴为下关、听宫、颧髎、颊车。配穴为翳风、听会、太阳、外关、合谷。一般局部取穴2~4个,四肢取穴1~2个,隔天针一次,可以加用电针及穴位按摩。

☚ 口腔颌面针刺麻醉   牙拔除术 ☛
000173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