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鐘鐘(钟)Zhōng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其源不一:
❶《汉语大字典》引《万姓统谱》云:“鐘,见《姓苑》。与‘鍾’同。”
❷《姓氏词典》据《中国姓氏汇编》则称:“以器具为姓氏。”

鐘zhōng

樂器。經傳或作“鍾”。古代祭祀或宴享時用。銅製而中空,以木槌擊之發聲。張衡《西京賦》:“洪鐘萬鈞,猛虡趪趪。”

“钟”的繁体字。计时钟;用铜或铁等制成的中空响器;钟点。

上一条: 下一条:
鍾、鐘{}4191公公,丈夫的父亲。中原官话。陕西中部。清梁章钜《称谓录》:「夫之父曰~。《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唐颜师古注:『尊章,犹言舅姑也。今关中俗妇呼舅为~。』」清沈龄《续方言疏证》:「关中俗:『妇呼舅为~。』郭注《释亲》谓『公』一语之转。」丈夫的父母。中原官话。陕西中部。清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今关中俗妇呼舅姑为~。」弟。中原官话。新疆鄯善。《旧唐书・南诏蛮传》:「蛮谓弟~。」畚,草编,量谷的器具。古北方方言。《公羊・宣公六年》:「有人荷畚。」汉何休注:「畚,草器,若今市所量谷者是也。齐人谓之~。」疙瘩。吴语。浙江苍南金乡〖〗。糊结~了浆糊结疙瘩了。小口地喝。吴语。浙江苍南金乡〖〗。酒~点点吃吃。起疙瘩。吴语。浙江苍南金乡〖〗。糊~起了浆糊起疙瘩了。因怕冷而身体缩起来。吴语。浙江苍南金乡〖〗。天时冷,穿得少,人~下~下身子一缩一缩的。筑。闽语。福建仙游〖〗。~墙。

鐘钟

(1次) 古乐器名。春秋战国时以青铜制成。悬于架上,以木槌叩之而鸣。即编钟。陈~按鼓《魂》
另见〔黄鐘〕〔鏗鐘〕〔叩鐘〕〔簫鐘〕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法器供具 > 鐘
鐘  zhōng

佛寺所懸之鐘。禪刹殿堂皆有鐘,謂殿鐘、堂鐘;一般佛寺懸於鐘樓者,每日昏曉及法會節擊者爲大鐘,佛家用以號令闔山諸堂,亦用以警昏惰,擊一百零八下,謂斷百八煩惱,號百八鐘。唐·張繼《夜泊松江》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顧况《寄江南鶴林寺石冰上人》詩:“忽憶秋江月,如聞古寺鐘。”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鐘磬 > 鐘
鐘  zhōng

亦稱“鳧鐘”、“長嘯”、“燦谷”。打擊樂器。傳說黄帝時始造,初爲陶製,在今陝西長安縣客省莊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已發現了陶鐘。商代始有銅製之鐘,直達於清代。有兩類:單獨懸掛者稱特鐘,大小相次成組懸掛者稱編鐘。常用於祭祀、宴飨、樂舞。周代以鳧氏掌造鐘之事,故有“鳧鐘”之稱。《周禮·考工記·鳧氏》:“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說文·金部》:“鐘,樂鐘也,秋分之音,萬物穜成,故謂之鐘。从金童聲,古者垂作鐘。”唐·馮贄《南部烟花記·樂器名》:“鐘,一名長嘯,一名燦谷。”宋·高承《事物紀原·樂舞聲歌》:“《吕氏春秋》曰:‘黄帝命伶倫鑄十二鐘。’《世本》曰:‘黄帝工人垂所造。’”按鐘,或作“鍾”。

應候鐘

(西周青銅樂器)

鐘zhong

E78A
“钟”的繁体。

鐘zhōng

Z183
“钟”的繁体。“锺”的异体。计时器,敲响器;钟点:~表(錶)/~头/~鼎/~律/~虫/~铜/警~/丧~/时~/~乳石/~律通考(书名)/~鸣鼎食/~状花冠/暮鼓晨~。△~山(在江西)。

〖鐘〗 粵 zung1〔終〕普 zhōng

❶ 古代一種樂器。許慎《說文解字》:「〜,樂〜也。」李白《將進酒》:「〜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饌【粵 zaan6〔賺〕普zhuàn】玉:珍貴美味的飲食。)
❷ 懸鐘,吊鐘,多見於佛寺。蘇軾《石鐘山記》:「聲如洪〜。」

鐘,金文作,小篆作,或體作
从金,童聲,隸定作 “鐘”。據小篆或體隸定作 “銿”,从金,甬聲。聲符 “甬” 或作 “庸”,故字作 “鏞”,“銿” “鏞” 皆是後起字。本義是樂鐘,古代打擊樂器。古者鐘以和樂,故通稱和鐘,禮儀必備。銘文用其本義。據金文第五字形隸定作 “鍾”,初爲異體,後世别爲二字,“鍾” 專指酒器,復爲計量單位,引申爲聚集、專一等義。劉釗説,金文末一字受 “升”字影響而類化,則視爲 “鍾” 的初文。
楚簡帛文作,小篆二體因之。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鐘钟,金文;《説文》所無zhōng

[金(意符)+童(聲符)→ 鐘(古代的撞擊樂器。“撞”即鐘名的由來。青銅或鐵制,中空,口朝下,懸掛於架上,用木槌撞擊即響。是古代寺院報時〈暮鼓晨鐘〉以及用以報警〈警鐘長鳴〉的響器。所以後來從西方傳進來的“自鳴報時器”,被翻譯爲“鐘”。又指鐘點〈十點鐘、二十分鐘〉。)]
[唐] 王維《過香積寺》:“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古樹參天徑無行人,深山空谷何處鐘聲。)
[唐] 張繼《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清] 曹雪芹《红楼夢》(第二回):“雖系鐘鼎之家,却亦是書香之族。”

鐘()


𤼈鐘, 殷周金文集成250, 西周中期
敢乍(作)文人大寶(協)龢鐘。
按: 聲符“童”从从目東聲。

𠭯鐘, 殷周金文集成92, 西周中期
白(伯)龢(林)(鐘)。

王鐘, 殷周金文集成46, 西周晚期
乍(作)龢(鐘)。
按: 聲符“童”省形,義符省形爲“全”。

己侯鐘, 殷周金文集成14, 西周晚期
己(紀)𥎦(侯)乍(作)寶鐘。

㝬鐘, 殷周金文集成260, 西周晚期
王對乍(作)宗周寶鐘。

多友鼎,殷周金文集成2835,西周晚期
易(賜)女(汝)圭(珪)(瓚)一湯(鍚)(鐘)一鐈鋚百匀(鈞)。
按: 字形繁複, 聲符“童”从从目重聲。

虢叔旅鐘,殷周金文集成240,西周晚期
朕皇考叀弔(叔)大(林)龢鐘。

秦公鎛,殷周金文集成268,春秋早期
乍(作)氒龢鐘。

秦公鐘,殷周金文集成266,春秋早期
氒龢(鐘)。

𨟭叔之仲子平鐘, 殷周金文集成175,春秋晚期
(鑄)𠀠(其)遊(鐘)。
按: 聲符省爲“東”。

子璋鐘,殷周金文集成116,春秋晚期
乍(作)龢鐘用。
按: 聲符下部爲 “𡈼”, 表聲。

曾侯乙鐘(中三1),殷周金文集成321,戰國早期
獸鐘之(羽)角。
按: 聲符“童”省形。

曾侯乙鐘(下一1),殷周金文集成286,戰國早期
穆鐘之商。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沬之陳1,戰國
魯臧(莊)公將爲大鐘。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孔子詩論14,戰國
(以)鐘鼓之樂。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聽其鐘鼓。

漢印文字徵
鐘官火丞。

漢印文字徵
鐘壽丞印。

漢印文字徵
鐘壽王。

漢印文字徵
鐘喜。

漢印文字徵
鐘譚。

高陽令楊著碑陽,東漢
玄乾鐘德,于我楊君。
按: 鐘,指彙集、集中。與“鍾”通用。

李挺墓誌,東魏
威敵字氓,允鐘朝望。
《説文》: “鐘, 樂鐘也。 秋分之音, 物穜成。 从金童聲。 古者垂作鐘。 , 鐘或从甬。”
早期金文中聲符“童”或爲从从目重聲, 或爲从从目東聲, 後省爲从立从目𡈼聲, 隸變後“目”、“𡈼”粘連爲“里”, “”則訛變爲“立”。
“鐘”爲一種樂器,與 “鍾”本非一字。後世 “鐘”、“鍾”通用。

☚ 鐸   鎛 ☛
000045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