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浅注
伤寒类著作。 清陈念祖(1753-1823)撰。六卷。念祖有《长沙方歌括》已著录,作者认为《伤寒论》文义古奥,注家不得其解,疑为王叔和变乱。 实则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 故取王氏整理之《伤寒论》为蓝本,详注辨太阴病脉证至差后劳复原文。但删去平脉、辨脉、伤寒例、诸可汗吐下与不可汗吐下等篇。 并将痉湿暍篇置于卷六之末。对张隐庵、张锡驹运用五运六气原理阐发六经病变观点、分章节论述方法、传经认识及《伤寒论》理论通治百病等学术见解均极推崇。 故《伤寒论》注文多以“二张为主,又博采各家独得之言,融会大旨,而为小注”,将《伤寒论》古奥之言,阐疏透彻。 为《伤寒论》通俗注本,流传颇广。 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同治六年(1867)善成堂刻本,光绪十五年(1889)江左书林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