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鏺“”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酦 ![]() ![]() ![]()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農耕部 > 銍艾 > 鏺 鏺 pō 亦作“㔇”。一種兩邊有刃、裝有長木柄之鐮刀。四川綿陽東漢墓出土者,雙刃,無齒,基部卷成圓銎。刃寬三·五厘米。湖北博物館藏有西漢鐵鏺鐮,現存實物當以此爲最早。使用圖像見於四川德陽出土“收護播種”畫像磚和成都市郊出土“漁獵收護”畫像磚。《説文·金部》:“鏺,兩刃,木柄,可以刈艸。”段玉裁注:“鏺,兩刃如劍然,兩邊有刃。乂,芟草也。字或作刈。”桂馥義證:“《六韜·農器篇》云:‘春鏺草棘,夏耨田疇。’鏺之言撥也。《大雅·蕩》箋:‘鏺,猶絶也。’徐灝注箋:“鏺葢如鐮而有兩刃雙鉤。”《廣雅·釋器》:“鏺,鎌也。”《集韻·入末》:“鏺,亦从刀。”元·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銍艾門》:“鏺,《集韻》云:‘鏺,兩刃刈也。’其刃長餘二尺,闊可三寸,横插長木柄内,牢以逆楔。農人兩手執之,遇草萊或麥禾等稼,折腰展臂,匝地芟之。柄頭仍用掠草杖,以聚所芟之物,使易收束。《太公農器篇》云:‘春鏺草棘。’又唐有鏺麥殿。今人亦云芟曰鏺,蓋體用互名,皆此器也。詩云:‘摩地寧論草與禾,雲隨風捲一劖過。田頭曾聽農夫説,功比𠛎鐮十倍多。’”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十二:“今農器鐮、斧、䥛、鏺之類,非礪不可。大小之家所必用也。《蔡邕銘》曰:‘木以繩直,金以沛剛,必須砥礪,就其鋒鋩。’”按,《集韻》入聲九“末”字韻内“鏺”字注是《説文》“兩刃木柄,可以刈艸”。“兩刃刈也”是《廣韻》“鏺”字注文,王禎誤記。又,元明以還,鏺多一面有刃,柄頭帶有掠草杖。使用時,貼地向前推動,禾、草擠入杖、刃之間,然後猛一抽殺,所芟之物聚而齊斷。今淞遼大草原之長柄鐮刀,猶見帶掠草杖者。 鏺 (《農書》) 鏺poE76B 鏺pōP063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