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雨师风伯庙元代散乐作场石柱刻字
元代戏曲文物。金代时山西万荣西南八公里孤山东南山腰建有雨师风伯庙及舞亭,元大德五年(1301)移挪舞亭,于庙前立石柱纪述其事,后庙毁石存。柱为小八角形,高三点四米,上部直径二十八厘米,底部直径三十三厘米,朝北一面浮雕龙水花卉,朝东一面镌刻之文字为:“尧都大行散乐人张德好在此作场,大德五年三月清明施钞十贯。”石柱于1958年被毁,仅馀五个字的残片,现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保存全部文字的拓片照片,为墨遗萍于石柱被毁前所拓。石柱刻字所记“尧都大行散乐人”“在此作场”,与山西洪洞明应王殿元代戏剧壁画所记“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相类,为了解元代北方农村戏曲演出和城市戏班流动情况,提供了值得研究的文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