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齿等处宣抚司
官署名。元代置。掌云南金齿、白夷等少数民族地区政务。属云南行省。《元史·地理志四》: “金齿等处宣抚司: 其地在大理西南,兰沧江界其东,与缅地接其西。土蛮凡八种: 曰金齿,曰白夷,曰僰 (bo),曰峨昌,曰骠,曰繲(xie),曰渠罗,曰比苏。按唐史,茫施蛮本关南种,在永昌之南,楼居无城郭。或漆齿,或金齿,故俗呼金齿蛮。自汉开西南夷后,未尝与中国通。唐南诏蒙氏兴,异牟寻破群蛮,尽虏其人以实其南东北,取其地,南至青石山缅界,悉属大理。及段氏时,白夷诸蛮渐复故地,是后金齿诸蛮浸盛。元宪宗四年 (公元1254年) 平定大理,继征白夷等蛮。中统初,金齿、白夷诸酋各遣子弟朝贡。二年 (公元1261年) 立安抚司以统之。至元八年 (公元1271年) 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十三年,改西路为建宁路,东路为镇康路。十五年,改安抚为宣抚,立六路总管府。二十三年,罢两路宣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