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金銀幣部 > 金幣 > 金餅 金餅 jīnbǐng 亦稱“麟趾金”、“令止金”、“褭蹏金”、“柿子金”、“藥金”、“婁金”。通常指漢武帝時听鑄麟趾金和馬蹄金。形狀不一,大致分爲兩類:圓餅狀者,如乾柿;馬蹄狀者,呈截尖圓錐形,中空,口小底大,底部微凹。金餅是否因形狀不同而有“麟趾”、“褭蹏”之别;若是,每品與何種形狀相當,均無確證。出土品中,常見圓餅狀者上刻“令止”、“令之”,一般認爲即“麟趾”之别寫。所見實物的重量非常接近,大者重約二百六十克,小者重約十五克,或即漢代一斤、一兩。從存在剪切的現象看,仍保持着“金版”的使用方法,稱量使用,亦可剪切通行。史載,其初鑄於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考古資料證明,實應在西漢初年,漢武帝僅爲協瑞改故稱而已。《漢書·武帝紀》:“〔太始二年〕三月詔曰: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洼水出天馬,泰山見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爲麟趾、褭蹏,以協瑞焉。”顏師古注:“既云宜改故名,又曰更黄金爲麟趾、褭蹏,是則舊金雖以斤兩爲名,而官有常形制,亦由今時吉字金挺之類矣。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爲麟足、馬蹏之形,以易舊法耳。”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一:“襄、隨之間,故舂陵、白水地,發土多得金麟趾、褭蹏。麟趾中空,四旁皆有文,刻極工巧。褭蹏作團餅,四邊無模範迹,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乾柿,土人謂之柿子金。《趙飛燕外傳》:‘帝窺趙昭儀浴,多褏金餅以賜侍兒侍婢。’殆此類也。一枚重四兩,乃古之一斤也。”又:“小說,麟趾、褭蹏乃婁敬所爲藥金,方家謂之婁金,和藥最良。”參閱清·黄濬《衡齋金石識小録》。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月亮 > 金餅 金餅 jīnbǐng 亦稱“金丸”、“金波”。圓月之美稱。南朝齊·謝朓《蹔使下都夜發新林……》詩:“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宋·蘇轍《中秋見月寄子瞻》詩:“浮雲捲盡流金丸,戲馬臺西山鬱蟠。”宋·蘇舜欽《和解生中秋月》詩:“銀塘通夜白,金餅隔林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