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欢墓砖
【作品赏析】: 古代碑刻多数是由书家直接在石上书丹(用朱笔写在原石上),书完奏刀,原朱字即随刀剥落,所以极少有原来丹书流传下来。 新疆吐鲁番气候燥热,墓砖上的朱书千年以后完好如新。古高昌国墓志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朱、墨书法原作。 其中有的书后加刻,有的书而不刻。 高昌国重光元年,相当于南朝齐末梁初和北魏孝武帝元年。 在北朝来说,正是典型的魏体书法开始出现时期。此志许多字如“十一”“表”等字还保留著隶书笔意,说明它才从隶书脱胎出来。 有些字,如“刘”“欢”等多用圆笔,转折流便,书呈长形,接近南朝锺、王体系;比此表晚一年(501)的《张保守墓表》则多用方笔,书呈扁形;笔画转折、疏密布置更近魏体规范。说明魏体和锺、王体都来源于隶书,曾在同一个地区同时存在和同时发展。 高昌砖志提供了这种实例。 。  高昌 重光元年(500)书 楷书墨迹 纵40厘米 横40厘米 厚3.5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