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针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针菇winter mushroom秋、冬、春生于阔叶树枯木上的一种朵型较小的伞菌,属白蘑(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小火焰菌属(Flammu-lina)或金钱菌属(Collybia)。学名Flammulina velu-tipes(Curt.ex Fr.) Sing.,中国古称构菌、别名毛柄金钱菌、冬菇、朴菇。金针菇菌盖粘滑、柄脆嫩、味鲜美,营养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尤多,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所含的金针菇素与多糖蛋白E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癌Ec(AS)和肉瘤S-180都有抑制作用。金针菇含有大量的中性植物纤维(NDF)和酸性植物纤维(ADF),能与胆汁酸盐结合,吸收无机质,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并对某些重金属盐类有解毒作用。金针菇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诸国,中国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中国早在唐代就栽培金针菇。唐代韩鄂编撰的《四时纂要》中记载了三月种菌子的方法:“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三两日即生。”1928年日本开始利用木屑人工栽培金针菇,这种方法在30年代传入中国。段木栽培因产量低、质量差、已逐渐被淘汰,瓶栽和袋栽成为主要的栽培方式,也有少量床栽。80年代前半期金针菇在世界菇类总产量中跃居第三位,1988年日本总产7.8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次之,菲律宾、意大利等国也在大力发展。 金针菇golden mushroomFlammulina velutipes(Fr.)Sing.,又称冬菇、朴菰、构菌、毛柄金钱菌。主要食用菌之一。白蘑科,小火焰菌属或金钱菌属。菌盖半球形,黄褐或淡黄褐色,表面有胶质的薄皮,湿时具黏性。菌肉白色,较薄。菌褶白色或带奶油色,凹生或延生。菌柄细长,具黄褐或深褐色绒毛,内部松软,基部延伸似假根。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或淡黄色,光滑,卵形,5~7μm×3~4μm。自然界于早春和秋冬丛生于阔叶树腐木桩上或根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也是中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瓶(袋)栽培已推广。肉质细、软滑,味鲜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