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针度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针度人 金针度人唐冯翊《桂苑丛谈》载:郑侃之女采娘,得到织女送给她的一根金针,因而具有高超的刺绣技巧。后因以“金针度人”比喻把诗文创作的秘诀传授给别人。金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 金声玉振 波澜老成 ☛ 金针度人 金针度人jīnzhēndùrén━━┃━ 比喻传授某种技术或诀窍。金·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 启聩振聋 笑雷 ☛ 金针度人jīnzhēn-dùrén度:传授。比喻把精巧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金针度人金针,传说有个名叫郑采娘的姑娘在七月初七日晚上祭织女,织女送给一根金针,此后她的刺绣技能更加精巧。后以“金针”比喻秘诀。度: 通“渡”,即过渡,引申为传授。“金针度人”即喻指教给别人某种技能的诀窍。金元好问《元遗山集》十四《论诗》诗之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金针度人度:通“渡”,引申为传授。把金针送给别人。比喻把某种高明技艺的诀窍传授给别人。相传古代一位女子名叫采娘,七月七日这天,她摆下香案,祭祀织女,并祈求织女传授缝织的秘诀。织女很受感动,把一根一寸多长的金针送给采娘,并嘱咐她说:“把针缀在纸上,放在裙带里,三天之内不要讲话。”采娘按照织女所说的去做,缝制的衣物果然精妙无比。(见五代·冯翊子《桂苑丛谈·史遗》) 金针度人 金针度人(金针暗度)把金针传授给人。比喻把高超的技术传授给别人。金针:传说郑采娘七月初七祭织女,织女给她金针一根,从此她刺绣技艺更加精巧。度:传授。 ☚ 浑身解数 看家本领 ☛ 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传授书籍:传书 ☚ 传授 教导 ☛ 金针度人 金针度人意为老师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识技艺传授给学生。传说一叫郑采娘的姑娘,七月初七晚祭织女,织女授一金针,从此她工于刺绣。后以“金针”喻秘诀。“度”,引申为传授。 ☚ 春风化雨 诲人不倦 ☛ 金针度人jin zhen du renteach sb. the tricks of trade 金针度人jīn zhēn dù rén【解义】金针:指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指把某种技艺的诀窍授予别人。 金针度人jīn zhēn dù rén比喻把高明的秘法和诀窍传授给人。“金针”,传说郑侃之女采娘,七夕祭织女,得一金针,因之刺绣技艺更加出色。金·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金针度人民间风俗,姑娘们喜欢在七月七日晚上拜祭织女,据说能使自己变得心灵手巧。有个叫郑采娘的女子,每年的七夕都要虔诚地祭拜。 金针度人jīnzhēn-dùrén《五灯会元·台州国清简堂行机禅师》:“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金针:针的美称。度:授与。后以“金针度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金针度人jīn zhēn dù rén唐·冯翊《桂苑丛谈·史遗》载,有一个少女郑采娘,在七夕夜祈于织女求巧,织女给了她一根金针,并嘱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后因以比喻把秘诀或技艺传授给别人。度: 同“渡”,传授。 金针度人jīn zhēn dù rén【解义】 金针:指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指把某种技艺的诀窍授予别人。 金针度人jin zhen du ren金针:比喻高明的技能;传说郑侃的女儿采娘在七夕祭织女,得到一根金针,之后她的刺绣技能更加精巧。度人:传授给他人。把高明的技能传授给他人。比喻把某种技能的秘诀外传他人。 金针度人jīnzhēn-dùrén〔主谓〕 把刺绣的诀窍传授他人。比喻把技艺的秘法、诀窍传给他人。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用笔之活可作~。” 金针度人jīn zhēn dù rén金针:传说郑侃的女儿采娘,七夕祭织女乞巧,得到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艺更加精巧。后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指传授。即把高明的方法、技艺传授给别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