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伯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伯承 【生卒】:1892—1986 【介绍】: 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参加讨袁、护国、护法战争,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2月与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顺起义。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1928年留苏学习。1931年底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兼政委。1932年兼任瑞金卫戍司令,10月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月底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毛泽东的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组织部队参加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上党、邯郸战役。1947年6月在组织指挥鲁西南战役后,千里跃进大别山,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11月参与指挥淮海战役,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同年冬,指挥西南战役。1949年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底,领导组建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1954年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是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病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