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贵银贱
金本位下黄金价格的上涨,使中国古代的金银比价趋低现象。欧洲自罗马帝国成立以来,金银比价很少在1:10以下;而中国自西汉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内,金银比价在1:5或1:6之间。明末清初比价约为1:10,低于当时欧洲的1:15。19世纪以后,中国的金银比价受世界金银价格的影响,1809年~1873年的64年间,金银比价维持在1:15左右,相对稳定。进入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比价明显上升,到1894年已为1:34。20世纪30年代,金银比价波动剧烈,金价高昂,银价大落,1930年金银比价猛升到1:53.4,1931年升至1:70.3,1932年又升至1:73.5。造成金银比价急剧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相继由银本位过渡到金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制,黄金需求增加;而在对白银需求减少的同时,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又使白银产量增长,供给有余,价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