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融中介机构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融中介机构说

金融中介机构说

关于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在创造信用、影响投资、储蓄、产出和物价等方面具有与银行体系同样地位和作用的学说。该学说由美国经济学家J·G·格利和E·S·肖创立。他们两人首先对所谓“净额货币论”提出了异议。该理论认为,银行体系以外的非货币金融的发展不会影响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因而不会对整个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以,政府当局只须控制银行体系而不必控制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他们认为,就整个宏观经济而言,“事后”储蓄的确总是等于“事后”投资。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各个经济单位的“事后”储蓄未必等于“事后”投资。只要存在储蓄大于投资的盈余部门(最终贷款人)和储蓄小于投资的亏空部门(最终借款人),他们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资金融通活动。而资金融通的方式有两种: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在他们看来,直接金融的手段是分配技术,它不仅提高了融资双方进入证券市场的自由度,而且促使最终借款人的债务和最终贷款人的金融资产多样化,从而增加了可贷资金的市场广度,提高了资源分配的效率。间接金融的手段是中介技术。中介技术的运用降低了赤字部门发行初级证券的边际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盈余部门持有金融资产的边际效用。与分配技术相比,中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金融资产的多样化和资源的分配效率。格利和肖将运用中介技术的金融中介机构分为货币系统和非货币系统。前者是指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货币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即银行体系),后者是指购买初级证券创造非货币的债权的金融中介机构,又称为非货币中介机构,如美国的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和人寿保险公司等机构,以及联邦土地银行、邮政储蓄系统和养老基金等政府机构。
他们认为,货币系统购买赤字部门的初级证券时,创造出多倍于初级证券的货币。由于非货币系统最初是买进通货和活期存款,因此,这些非货币中介机构也可以按照货币系统创造货币的方法,创造出多倍于通货或存款余额的非货币的金融资产,“并且由于中介机构还能出售货币换得初级证券,因此它们亦可依据它们持有的任何一种资产的某种倍数来创造负债。”(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72页)所以,货币与非货币中介机构都能创造金融资产,从而把未支用的收入从盈余部门转移到赤字部门。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创造了信用,而是各自都创造了独特形式的债务,因此,非货币中介机构和货币系统一样,也能创造可贷资金。
他们假定,储蓄和投资分别由不同的支出单位进行,则:
可贷资金供给量=支出单位的计划储蓄+货币存量的增加一经济中对货币需求的增加……❶
如果假定支出单位不偿还债务,则计划储蓄等于支出单位对初级证券、货币和非货币的间接资产的需求增加,而经济中对货币需求的增加减去支出单位对货币需求的增加,则是非货币中介机构对货币需求的增加。这样:
可贷资金供给量=支出单位对初级证券需求的增加+支出单位对非货币的间接资产需求的增加+货币存量的增加一非货币中介机构对货币需求的增加……

由于支出单位对非货币的间接资产需求的增加等于非货币中介机构对货币和初级证券需求的增加,而货币存量的增加又等于货币系统对初级证券需求的增加。因此,
❷式又变成:
可贷资金供给量=支出单位对初级证券需求的增加+非货币中介机构对初级证券需求的增加+货币系统对初级证券需求的增加……

因此,可贷资金的供给便等于支出单位、货币系统和非货币中介机构对初级证券需求的增加。所以,非货币中介机构可以通过需求初级证券来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只要非货币中介机构对初级证券需求的增加不为支出单位的货币需求减少和货币系统的初级证券需求减少所抵消,则可贷资金的总供给量会增加,可贷资金的这个超额供给量便是非货币中介机构信用创造的结果。
正是由于货币系统与非货币中介机构存在上述共同点,以及私人部门(消费者和企业)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的增长;再加上政府对货币系统存贷款利率的限制,对非货币中介机构所购的初级证券的保险,非货币中介机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货币系统的有力竞争者。他们认为,非货币中介机构的发展造成了初级证券需求的膨胀,这不但增加了可贷资金的供给量,而且创造出了流动性很高的巨额金融资产。在货币当局只对货币系统中的商业银行进行严格管制的情况下,非货币中介机构的发展就自然地削弱了金融政策影响物价与产量的能力。结果,货币当局虽然控制了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却未能抑制物价的上涨。因此,在格利和肖看来,非货币中介机构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储蓄与投资的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削弱了金融政策的作用,促使了物价的上涨。为此,他们建议货币当局:
❶控制商业银行的名义准备金量、准备金余额利率和存款利率。
❷统一管理公债与货币。
❸控制非货币中介机构。他们认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控制固然能控制实际准备金,从而达到控制名义货币供给量和稳定物价的目的,但会影响银行利润,并导致银行资本状况的恶化。所以,他们特别强调把控制范围扩大到商业银行以外的非货币中介机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宾在资产选择理论分析中也曾经认为,随着金融体系的日益发达及其内部竞争的加剧,随着公众可选择资产持有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及其可替代性的增强,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资产规模会受到存款者的资产偏好和银行贷款投资机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创造能力也会随其贷款融资活动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就货币创造能力而言,二者之间除了程度上的差异,已经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 利率的罗莎效应   金融压制论 ☛
000023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