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三足凭几
清代宫中家具,制于康熙年间。凭几原是古人席地而坐时依凭的一种家具,起源于商周时代,在当时是优待老人的一种礼节用具,一般人无资格享用。汉以前之凭几造形大多为平直或直形凹面,至魏晋时期才出现弧形凭几。隋唐以后,随着人们生活起居习惯的改变,席地而坐改为屈膝直足而坐,几案一类家具也由低向高发展。凭几既无席地而坐的环境,失去了实际的需要,也就日渐减少其制作,至明清两代几乎不见问世。此件三足凭几,似是例外。此凭几高31.5厘米,连同翘角高47厘米,长88厘米,宽9厘米。几身木胎,通体体髹金漆。几面呈弧形,两端翘起作回卷浪花状。下承三足,弯腿。拱肩处雕出兽头,腿足雕成兽头吐水,在水柱落地处微向上卷起,成外翻马蹄形。束腰部分内侧嵌牙雕三块,均为“苍龙孝子图”,外侧凸雕夔龙纹。此件凭几构思巧妙,造形优美,做工精细,是一件具有极高工艺价值的宫廷家具。

清金漆三足凭几